•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报道 > 李新月:李小琳的道德档案建议为何引争议?

李新月:李小琳的道德档案建议为何引争议?

2012-03-12 10:39:48 编辑:mayormag   浏览次数:0

李鹏总理女儿、全国政协委员、中电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在两会上提出给每个公民建立一份道德档案,以此来约束大家,让人们知耻的建议,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义。3月10日,媒体登出了李小琳此建议的全稿。建议中提到,要运用信息化等现代化的手段,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和道德信用体系建设。

李鹏总理女儿、全国政协委员、中电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在两会上提出给每个公民建立一份道德档案,以此来约束大家,让人们知耻的建议,引起了人们的争 议义。3月10日,媒体登出了李小琳此建议的全稿。建议中提到,要运用信息化等现代化的手段,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和道德信用体系建设。(2012年03月 10日中国网《观点中国》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81_36581.html)

毫无疑问,李小琳的提议道德建设的初衷是好的。关键是这道德档案建设,由谁来建?谁来提供信息?由谁来鉴别信息的真伪?由谁来保管信息的安全?这恐怕是人们争议的核心。

如果由官方来建,不如先建官员的财产公示档案。道德档案人手一册,工作量极大,官员的财产公示档案才几千万份,建了近二十年都没建好,不如一鼓作气 先建好,然后再借鉴其经验,完善公民的道德档案建设方案,在官员中试点后,全面推开。为什么要先官员,后公民?因为官员是人民群众的道德榜样,他们的财产 公示了,并在财产公示档案的基础上完善了道德档案建设,模范的遵守公民道德,势必会给普通群众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由谁来提供公民的道德信息呢?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搞视频监控,手机窃听?这侵犯人的隐私。靠请亲朋好友提供?大家多是你好我好他也好的相互填 好,起不到道德约束的作用。靠相互打小报告,检举揭发?这与当年民主德国的秘密档案有何两样?民主德国通过庞大的秘密警察队伍,搜集每个人私下的言论与行 为,并写入这个档案,一旦上层觉得必要,他们就会对“不忠诚的人”采取秘密措施。这样会不会搞得人人自危,充满恐怖?

即便这道德档案建成了,信息的真伪如何鉴别?他既然能填上不实的信息,就必然有应对之策,靠他本人自首,不现实。靠亲朋好友揭发?这有违人性!文化 大革命中,很多人与亲人划界,检举揭发,这样的贻害现在还有人在承受。前两天不是就有位元帅之后的女代表为此痛哭流涕吗?靠严刑拷打?有违法治,行不通。 靠测谎仪?这也不合法。况且,能运用测谎仪,建立道德档案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德档案建好后由谁来保证它的安全呢?我们普通的信息尚且被泄密,经常要遭受房产、医疗、教育、保险等行业营销机构的电话、垃圾短信骚扰,就连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信息,也有流入网络,与大家共享,何况是一份极具价值的道德档案呢?会不会被人当做商业情报从中牟利呢?

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法治既规定着社会主流道德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又决定着道德实现的程度。如果建立公民道德档案的操作问题解决不了,不如 先放一放,集中精力进行法治建设。只有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监督体系完善,我们的社会自然就会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发展了。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