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风采 > 河北任县大屯乡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

河北任县大屯乡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

2012-03-24 10:24:20 编辑:赵会科 作者:王磊 来源: 市长杂志 浏览次数:0

河北任县大屯乡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

本刊讯赵会科 王磊报道翻开大屯乡马坊包村干部韩晓川的民情日记:“2012229日,马坊村民张米果因电炉线路老化,家中不慎失火,家电、被褥等全部烧毁,屋里面狼藉一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张家人带来沉重的打击。乡政府得知失火情况后,迅速做出安排,包村领导会同乡民政所负责同志带着乡党委、政府的关怀第一时间感到了现场,对张家人进行慰问,并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了张家人手中,以解他们燃眉之困。大火无情人有情,当天,乡民政所还及时与县民政局协调沟通,为张米果办理了特困救助。”类似这样的群众走访记录在该乡工作人员的民情日志本上可以看到许多。一本本言语率真、内容恳切的民情日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只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广大群众的心声,记载着各家各户大小难事忧愁。小小日记本成为该乡广大干部访民情、听民生,解民忧的“直通车”、“活档案”。

今年年初,省委以万名干部下基层为抓手,正式启动了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旨在着力推进后进村转化,集中解决影响基层农村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百姓办事如何办,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否有困难?乡干部在下乡走访过程中是否了解掌握,对了解到的问题是否协调解决?基于此,我们推出的‘民情日志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去年推行日志记录工作到现在,全乡干部已走访700多农户,收集群众反映问题近250条,解难事办好事150多件。我们的基层干部就要眼睛向下,走到百姓中间去,真正沉下身子,接接地气,才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该乡党委书记姜俊刚说。

为民搭建诉求“直通车”

为搭建起干部和群众之间经常性沟通平台,建立起“听民意、记民情、解民忧”的日常联系群众机制,该乡于2011620日编制下发了《民情日志》,机关60名干部人手一本。干部民情联系日志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干部年终考核范围。民情日志包括群众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的要求;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走访群众的心得体会,帮助解决困难的典型事例,以及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新经验、新典型;记录困难群众、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的困难及解决困难情况等方面内容。对记录在册的民情,乡党委、政府将逐一进行研究、解决、反馈。

与此同时,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大屯乡基层干部工作手册》、《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的30条》、《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三制三签三公开”工作法》以及在全乡各村(社区)实施的为75岁以上老党员祝寿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措施新载体,进一步拓宽了汇集、交流、分析各片区的社情民意,掌握社区动态,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快车道。

为民解忧的“活档案”

百姓所盼,干部所为,流露于“民情日记”的字里行间。“20111127日,大驿头村的9500街道硬化工程终于完工了,看着多年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不少群众当场掉了泪。这次修路采取上级政府支持一点、群众自发捐助一点、村干部集资筹一点的办法,共落实修路资金26万元”这是该乡大驿头村包片干部王平当日记录的工作日志。

昔日该村群众出行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特别是一遇雨天,积水、泥水布满各条道路,十天半月难以消除。因为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常常让过往的车辆通行受阻,群众出行极其不便。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乡、村两级干部积极与交通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干部群众投资投劳其参与,昼夜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了村街道硬化工程。群众的“心路”通了,他们在喜悦的同时,脸上也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刘秀林是该乡大北东社区居民,一家六口,长子和次子因尿毒症相继去世,妻子与四子也先后患上了此病,四子刘一楠患病长达8年之久。因为目前医学上对于此病治疗没有什么特效的办法,除了换肾就只能进行透析,所以一旦得病花费就是个无底洞。长期以来,他们母子俩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而随着病情的发展,透析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刘秀林紧靠几亩薄田很难维持妻儿带来的负担。“当了解到刘秀林家的情况后,心里很难受,感到自己的工作还不到位。我一定要想办法为他们提供最大的帮助。”这是该社区包村干部周振凌在日记中写到的一段话。   

由于线路老化,三北张社区居民李鹏飞春节前夕,家中失火,屋里的床、被和部分家具被烧损。本来一个很不错的家庭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困难户,乡党委书记姜俊刚得知此情况后,责成乡民政所在政策范围内要进一步扩大补助面,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幸福的路上不能让一户困难群众掉队。当日,包村干部同民政所长吉成堆一同来到李鹏飞家,为其带去了米、面、油,被褥和慰问金,以表问候和关怀。“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我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渡过这个难关。”李鹏飞满怀信心地说。

“民政就是民生,困难面前,我们有多少诚意,群众就能得到多少实惠。”在工作日志中,吉成堆写下了这样的感慨。

助农致富的“锦囊包”

“农民种菜养猪不慌忙,干部口袋有锦囊。他们天天在身边,用时不用蹲课堂。” 这是该乡农民对包村干部详细记录《民情日志》,有效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自编传唱的歌谣。一个小小工作日志本,真实地记录了干部帮助群众创业就业的故事,成为助农致富的“锦囊包”。

“随着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的种养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想种什么、想养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如与难题,我们可以请专家解疑释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虽然能力有限,但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农村事业就能得到推进,农民致富就有奔头”这是大北东社区包片干部吴少东写在工作日志上的一段心语。

  大北东村现发展蔬菜大棚50个,占地1000余亩,种植品种达10多种。乡干部为菜农们搞服务时,要注重“本土化”向“现代化”转变。为推进该村蔬菜种植能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包村干部吴少东以本地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村乡土技术人员为教员,以乡土人才掌握的技术经验为内容制作成声像教材发放给种植户。这些技术贴近本地本村实情,让种植户看得懂、听得进、学得实。

同时,他还将菜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防和难治的病、虫、害特征和发病时节等一一记录在册,跑农校进农技站,寻医问药求良方。通过自己的努力,菜农们的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该村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新增种植面积200亩,新增品种有紫光大圆茄、百利硬质番茄等5种。目前,广大种植户都卯足了后劲,提档加速,向致富路上驶进。

干群关系的“润滑剂”

“推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代表就是为咱村民着想,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当得知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下,村上的街道硬化建设节约资金近万元时,十里亭村的村民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和该村一样,全乡各村(社区)的群众监督员们都活跃在巷道院落、田间地头,为相亲排忧解难、扶正驱邪。
     近两年,该乡在做好民情记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促进农村民主建设,加强村民监督工作也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农村积极推行实施村务公开监督和村民代表监督参政制度,不断提高村民参政议政能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村在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同时,由1015户群众推选一名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中选举理财小组。被推举的这些监督成员作风正直、办事公道、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他们对村上的民主管理、村务公开、集体财产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做到补位不越位、监督不出位。

与此同时,该乡全面推行“三制三签三公开”工作法,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不断规范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制”。一是践诺制,即村支部书记公开承诺、严格履诺。二是合议制,即“两委”合议商定。对村内重大事项,组织村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代表共同商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合议意见。三是票决制,即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三签”。实行村财乡管,在村级用款支出前,必须填写《用款报告单》,分别经支部书记、村民理财小组长、包村领导共同签字后,方可支出;在村级用款开支后,必须由经手人签字、理财小组审核、村支部书记审批后,方可到乡财务中心报账。“三公开”。村党支部书记践诺事项、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票决事项及实施结果一律在村公开栏公开,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七天。

通过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推举村民代表等措施监督村上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化解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起到了联系干部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干群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增收,农村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小小日志本,书写为民情。“民情日志”既不是工作日志式的“流水账“,也不是事件的简单堆砌,“记”只是一种形式,重在干部入户时要把工夫下在解民忧上,只有把事情办在百姓心坎上,才有的记,才记得有意义。它既是我们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我们为民办事的桥梁,愿我们的“民情日志”成为群众的“幸福日志”。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