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众呼声 > 江西大余章江河遭重金属污染

江西大余章江河遭重金属污染

2012-05-15 19:56:29 编辑:林峰  来源: 正点网 浏览次数:0

镉污染是工业污染中对人体健康威害严重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据悉,饮用了含镉的水轻则导致恶心、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重则损害人的肾、脾等器官,引发贫血、生殖功能下降等。

\

 

(正点网讯李向海 5月15日赣州电)镉污染是工业污染中对人体健康威害严重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据悉,饮用了含镉的水轻则导致恶心、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重则损害人的肾、脾等器官,引发贫血、生殖功能下降等。由于其危害之大,镉还被联合国国际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列入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

常理推论,这样的污染物应该在排放的时候得到有效的处理才能避免其危害的产生。记者了解到,在著名的世界钨都江西大余就存在严重的镉污染问题,甚至还威胁到大余人赖以生存的水源章江河。

章江河镉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正点网记者通过对江西大余县水环境的调查了解到,大余县境内虽河网密布,但大多数水源均遭到不断污染。根据相关检测数据显示,大余县众多水源重金属超标,其中章江河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章江河城区东山断面为总砷、总氮严重超标,地表水总镉严重超标。不难得出这样额结论,导致这样程度的污染并不是一朝一夕。

据大余县知情人士透露,大余县每年选矿厂尾矿146 万吨,选矿废水1725 万吨, 废水中镉年排放量可达200kg,但这些废水直接排放至贯穿全县的章江。此外,大余县在1960年就开始开采有色金属矿,也就是说污染从1960年就开始了,章江河的镉污染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他还表示,“我们是在为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污染买单。矿业开采的利润大多归于央企,基本不通过大余县财政,但却不得不为他们采矿造成的污染买单。”

源头被污染,下游难幸免

记者根据相关数据了解到,章江河为赣江源头。章江水系大余县流域位于赣江的上游,是大余县的主要河流,发源于崇义聂都山,系章江源头水,它由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县(8镇3乡),在大余于流长93.10公里,在大余内流域面积1357.15平方公里。占大余总面积1367平方公里的99.28%,占章江总流域面积7695平方公里的17.6%。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章江河对于大余县的重要意义,只有控制好水污染保护章江河,才能保证大余县以及章江河下游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江西省大余县在2008年的农田土壤镉污染面积就达5500公顷,严重污染面积占12%,大余甚至被称为镉米灾区。不得不说,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到当地人的生活。在2009年就有大余县人向当时的省长反映过大余县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当时一家名叫伟良钨业的深加工企业排放的废氨,使得几里地以外都臭不可闻,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现在已经安排该企业搬迁至皇隆工业区。

保护章江河任重而道远,需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

正点网记者调查发现,向章江河排污的主要矿区有西华山钨矿区、漂塘钨矿区、荡坪钨矿区、洪水寨矿区、洞脑矿区、芭蕉潭矿区、左拔矿区等,这些年来大余县环保局对于章江河重金属污染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进行治理,但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因为除了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存在矛盾导致污染久治不愈外,地方上的乱采乱挖也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地方部门表示,由于大余县采矿问题由来已久,很多地方被污染时间长,因此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加上大余县采矿厂多为央企,为了降低采矿成本而导致的废水污染当地政府无力改善。就是这些原因导致章江河重金属污染久未平息。

章江河是江西大余县以及下游流域人们的水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章江河任重而道远。记者在此呼吁,为了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大余县人民和政府应齐心协力,共同为保护赣江源头章江河作出努力。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