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报道 > 谁能理解系在自杀少女发梢上的尊严

谁能理解系在自杀少女发梢上的尊严

2012-04-19 04:11:51 编辑:林峰 作者:时言平 来源: 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0

如花岁月,只因为毫末之事,凋落在这朝气蓬勃的春天里,让人痛心。看着照片中李欣玥那天真而阳光的笑容,很难想象,这么个天使般的少女内心会如此脆弱和倔强。

4月13日,山东14岁中学女生李欣玥因拒绝学校统一理发的要求,从自家五楼窗户跳下,提前结束了旺盛生长的生命,以悲剧的形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制造了其家庭和社会的遗憾和痛感。(4月17日 新华社)

如花岁月,只因为毫末之事,凋落在这朝气蓬勃的春天里,让人痛心。看着照片中李欣玥那天真而阳光的笑容,很难想象,这么个天使般的少女内心会如此脆弱和倔强。剪发的毫末之事缘何将少女逼上绝路,为生命早夭遗憾的同时,这起悲剧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反思。

从汹汹舆情来看,民众把批判矛头纷纷指向了逼着学生剪规定发型的学校,以及学校背后那压抑个性的教育体制。体制的变革固然是推进环境改善的有效路径,但从改革的进程来看,显然不该对其过度依赖。孩子们成长的脚步不能停止,等不及缓慢蠕动的改革。这并非对教育体制改革失去希望,而是在体制改革的脚步缓于当代孩子成长脚步的情况下,既要全社会对教改实现的持续呐喊和推动,还要从家庭、社会等诸方面求解,给孩子们撑起一片晴空。

事实上,成长的烦恼是走向成熟必经的蜕变。这个时期的懵懂少年,无疑是迷茫且脆弱的,无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要求过分的骄纵,但也不可或缺最起码的呵护,这是文明延续、人类传承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但为了延续自私的梦想,多少家庭给了孩子超负的压力;在功利主义道理上狂飙突进,社会又给孩子制造了多少不良的影响。教育体制滞后苦了孩子,社会的浮躁和道德环境的沦陷又何尝不是坑了未来?

而这些呵护当中,最重要又是基于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李欣玥与这个世界决绝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渴望得到尊重》的作文,里面写道:“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运动头,但我却不想服从这条校规,因为头发是我最重要的东西。不夸张地说,头发就是我的一切,它胜过一切的人、物,但是老师非让我理发,在我的奋力抵抗下还是不能如愿。就这样我被老师押送去理发,带我去理发的是爸爸,不是妈妈,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停跳了两下,怎么办?”读过这些文字,让人心痛。或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甚至尊严。可现实的残酷在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显然不会理解,更不会懂得尊重,多少时候利用冰冷僵硬的规则野蛮地剥夺孩子的梦想喜好、伤害他们的尊严。李欣玥的绝望,恐怕除了来自于学校规则的冰冷生硬,更是来自于最亲最近的父母充当着这种剥夺和伤害的帮凶。

无疑,每个人进入社会都应该尊重规则,可只有懂得尊重人的规则才值得人去尊重。就此语境而言,我们何尝不曾遭遇过小欣玥的困顿和绝望,理解和尊重在宏大叙事的年代变得渺小而微弱。那些我们执着的理想、那些我们珍惜的财富、那些我们笃定的信仰,何时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剪个头发,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也许只是毫末之事,但是对于李欣玥来说,却是尊严的象征;拆座房屋,对于权力者和开放商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被拆迁者而言却是生活的全部……如果这个世界规则的制定,如果能够将尊重牵系到发尖,那么青葱少女拒绝剪发跳楼身亡的悲剧就不会重演,相似的绝望也不会成为郁积在民众内心最无力的呐喊。

理解了牵系在自杀少女发梢上的尊严,才会懂得去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理想、信仰和尊严。理解和尊重这些人性光辉的缺失,制造了精神家园的荒芜,甚至将人逼入生活的绝境。或许,我们没有少女李欣玥内心那么脆弱,但决绝前的那份不被理解和尊重的绝望,又有多少人经历过?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