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辣眼时评 > 罗竖一:民众不给力就会遏制中国房价的下降

罗竖一:民众不给力就会遏制中国房价的下降

2012-04-12 17:56:55 编辑:郭岐川 作者:罗竖一 来源: 市长杂志辣眼时评 浏览次数:0

如果中国民众不给力而急于去购买商品住宅,那么就会遏制中国房价的下降

由于多种原因,多年来中国房价几乎一直是不断攀升,而影响了中国民众幸福指数的提高,且异化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并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得并不是多健康。然而,为数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既得利益者却从中获得了暴利,而土地财政也日益膨胀。

可是,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此番房地产宏观调控之效果日益明显,而全国性的楼市“降价潮”正在形成、漫延。

这,对于中国亿万普通老百姓和富有责任心的决策者而言,是求之不得的,是幸事,然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群体,以及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和某些喜好灰色收入的掌握公权力者等方面而言,则是不愿面对的,是坏事。

但是,“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中央的指令,而各种既得利益者,包括不少地方政府等,其内心深处普遍不愿意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政令,甚至千方百计地动摇中央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和信心,以保证其自身获得更多利益。然,正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讲,中国当前的“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即中国亿万普通老百姓实在无力或难以支持现在的房价,而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看清了房地产的暴利之真面目,并日益理性地正视商品住宅的问题。

因此,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相互博弈日渐明显和深入。而拥有相当大话语权和占有不少社会资源支配权的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既得利益者,在地方政府等有关方面的默许,甚至是公开支持下,如今继续向中国普通民众和中央最高层面的决策者,狂抛各种旨在维护房地产暴利的“绣球”。当然,有些专家可能仅是在认知上出了差错,而不存在为利益集团代言的问题。

譬如,据2012年4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谁真正把房价抬高的?不是开发商,是政府。”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说,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的紧张,人为制造饥饿效应,把地价抬得很高。政府跟商人的行为没有两样。

赵晓先生在中央一再指令“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大背景下抛出此言,究竟意欲何为呢?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稍微关注中国房地产业者,可能都还记得赵晓先生在2008年时丢出的高论:“什么都可以跌,不能让房价跌。”“现在买房,就是爱国。”

很明显,这更是赤裸裸的维护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但悲哀是,赵晓先生居然至今还好意思声称,“很有意思。2008年说这话的时候被人骂死,2009年、2010年,很多人找我说,当初要听你的话就好了。”

试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会一成不变,但为何偏偏“不能让房价跌”呢?爱国跟买房子有必然联系吗?2008年时赵晓先生自己买了多少套房子呢?如果没买,或者买得不多,那么是不是就说明赵晓先生不爱国或者不够爱国呢?

诚然,2009年、2010年的中国房价,普遍比2008年时的高了,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如果手里有足够的钱,通常还需要听什么“专家”的建议吗?另外,如果2008年时更多的人听从了赵晓先生这样的专家之言,那么, 2009年、2010年中国的房价,十之八九会涨得更高,因为很多既得利益者又会跳出来继续忽悠老百姓赶紧买,不然将来房子少了价格会更高;因为前去购房的人越多,房价通常越涨。如此最基本的经济常识和国情,赵晓先生内心难道真的不明白吗?

其实,放眼今日之中国,像赵晓先生这样的专家多如牛毛。譬如,据2012年4月11日凤凰网转自中国企业家网的消息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国应取消楼市限购政策,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地价和楼价。

我们不可否认,当下的限购政策,的确有一定的硬伤,而在客观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在特定的环境下,楼市限购等宏观调控举措,对于正在形成、漫延的全国性楼市“降价潮”功不可没。即对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具有难以替代的重大现实意义。所以,楼市限购等宏观调控举措不可轻易取消。

至于“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地价和楼价”等说法,就现实中国而言,基本也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土地供应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增加土地供应,就一般理论而言,可以平抑地价和楼价。但这些年中国几乎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土地供应,然事实上地价和楼价平抑住了吗?何况,不断增加土地供应,那么将来中国人吃什么?是的,茅于轼等专家说了,可以进口粮食。然而,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头脑而富有社会责任心者人都应该明白,把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之粮食安全问题寄托于其他国家,无疑是拿大家的生命开玩笑。

其次,就在土地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而中国土地成交量不是很大的现实中,中国不少地方的房价还是一降再降,而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拿出证据,公开宣称其是亏本买房的,是保本买的。

再者,中国楼市的库存现在不少。

不少国人受到某些明星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既得利益者的误导,往往真以为房价会由于所谓的土地供应不够、开发不足而很快地出现反弹,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据2012年4月12日北青网消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上市房企公布2011年年报的已经达到了75家,库存市值达到了9048亿元,同比2010年的6268亿元库存上涨幅度达到了44.3%。相比2009年的库存4183亿元更是达到了2倍以上,按房企存货和营业成本计算,2011年年末75家A股房企整体存货的消化周期达到4.5年,而2010年末,这些房企整体存货的消化周期为3.8年。这意味着,2011年年末A股房企的存货周转天数同比足足延长了9个多月。

事实上,对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都普遍有库存较大的问题。而有的楼盘甚至是“鬼城”。

换而言之,就在现有供地状态下,可供民众购买的商品住宅并不少。

所以,就一定程度而言,许小年先生所讲的“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地价和楼价”之言,基本就是一种托词罢了。尽管其言论从一般理论的角度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由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看到,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或疑似代言人的那些贴着各种标签的说辞,从其本质和客观而论,都是“误导”中国普通民众中央最高层面的决策者,而助其“扼杀”现在行之有效的房地产调控举措,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即“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回归到房地产的暴利时代,而让中国老百姓一如既往地早日给他们奉上更多的钞票。

如此,作为中国民众,难道还要继续误听误信某些专家和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的忽悠之言吗?其实,就很大程度而言,中国房价的问题并不是很难解决,即钱在我们老百姓自己手中,如果我们不要急于去购买商品住宅,那么,如今面临资金链日益紧张、库存商品住宅不少等问题,以及身处“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等社会大环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常只能采取一再降低房价的方式度过冬天。换言之,如果中国民众不给力而急于去购买商品住宅,那么就会遏制中国房价的下降。 (文/罗竖一)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