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风采 > 陕西“选秀妈妈” 近千网友微博转(图)

陕西“选秀妈妈” 近千网友微博转(图)

2011-06-17 03:40:27 编辑:郭岐川  来源: 西安晚报 浏览次数:0

西安晚报昨日报道42岁的陕西母亲赵雪芳,为了找到失散17年的儿子,写歌近百首,并参加选秀寻求最后一线希望的事情后,立即引发了全国网友与媒体的关注。本报与青海卫视携手通过各自官网联合发起的“帮助选秀妈妈找儿子”的相关微博不到一天已引发近千网友转载。更有热心的西安读者还打来电话,询问关于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都想帮帮她”。 

    选秀寻子母亲引众媒体关注

\

   赵雪芳举着她和丢失的儿子的照片悲从中来。

 
\

   青海卫视记者小冯来本报采访赵雪芳。

    本报昨日报道42岁的陕西母亲赵雪芳,为了找到失散17年的儿子,写歌近百首,并参加选秀寻求最后一线希望的事情后,立即引发了全国网友与媒体的关注。本报与青海卫视携手通过各自官网联合发起的“帮助选秀妈妈找儿子”的相关微博不到一天已引发近千网友转载。更有热心的西安读者还打来电话,询问关于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都想帮帮她”。

  媒体、微博、论坛纷纷聚焦

  微博上,全国各地的网友们除了转发相关新闻,更写下了各自对于这位陕西妈妈的真诚祝愿,网友“有种2011”说,“1条微博的转发,为结束母子17年的失散尽份力!”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老爷子2010”,“真正感人,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为一个农村妇女,赵雪芳自己创作近百首歌只为寻子的事情,特别让网友感动。网友“娃娃蜜”留言表示,“真实情感倾注的歌,一定是最感动最能引起共鸣的。也希望她实现愿望,找到自己的孩子!”“熊慧rainbow”也在转发微博时不忘留言,“音乐可以超越一切!这位妈妈,加油!一定可以找到的!”

  在微博转发网友中,不乏《新周刊》社长孙冕这样的著名媒体人。也有热心网友将赵雪芳的事情发到了全国著名网络论坛——天涯论坛,相关帖子很快被板块置顶。凤凰网、搜狐网、网易等国内多家门户网站同时转载了本报报道。

  而在本报与青海卫视携手通过各自官网联合发起的“帮助选秀妈妈找儿子”的相关微博后,陕西电视台、《华商报》《金陵晚报》《新周刊》等多家媒体,也与本报取得联系,表示将关注此事。

  由于赵雪芳的儿子是于1994年在北京火车站失踪的,青海卫视与本报在联系《北京晨报》记者后,对方也表达对这一新闻十分关心,表示如果赵雪芳能够找到当时的报案证明,会协力帮助赵雪芳寻找儿子。

  热心读者电话询问“能帮啥忙?”

  一些热心读者昨日打来电话,除了敬佩这位母亲17年寻子的执著,报名参加选秀争取一线希望的勇气,他们最关心的,是赵雪芳儿子还有什么显著特征,“我们能帮啥忙?”家住南小巷的李霖先生表示,自己的女儿就在北京上大学,并且参加了学校的爱心社团,“我的女儿和她儿子差不多年纪,所以特别能理解她对孩子的感情。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女儿参加的社团学生都是热心肠,如果有什么能帮上忙的,请让她联系我。”

  另外一位金女士则打来电话给赵雪芳“出谋划策”,“可以联系一下全国几个很著名的民间‘寻子联盟’,互通信息,相互支持。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 我在找我的儿子

  “选秀妈妈”昨日来到本报感谢全国的热心人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 我在找我的儿子

  当赵雪芳得知自己的事情真的上了报纸,并被全国网友关注时,似乎有些缓不过神来。昨日,赵雪芳专程赶到本报,激动地说:“太感谢《西安晚报》和青海卫视了,太感谢全国的热心人了!”

  赵雪芳说,自己一个月前决定参加选秀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抓住最后一线寻找儿子代龙涛的希望,“听说如果进入复赛,我就能站在全国观众面前,说自己的参赛感言——那我就能让更多人知道,我在找我的儿子”。

  通过了海选的赵雪芳目前还在西安,“我在北关租了房子,一边在一个网吧打工做保洁,一边准备参加后面的比赛”。由于海选当天没有带照片,赵雪芳昨日特意带来了孩子的照片,指着照片说,“娃不见的那天,就是穿得这身衣服,绿颜色,花花图案,鞋子是我自己做的棉鞋。”说着说着,她的声音低了下去。

  由于1994年孩子不见的时候只有两岁多,赵雪芳没有太多关于他的物品,但对于孩子小时候的一言一行,她的记忆仍特别清晰:“娃特别聪明,虽然只有两岁8个月,但是他当时已经会背十个古诗和小故事,口音就是老家丹凤话。”

  打工——攒路费——找儿子

  是她这17年的生活轨迹

  昨日,再次回忆起当时孩子丢失时的细节,赵雪芳显得很懊悔:“那是1994年12月4号,在北京打工的我,带着孩子在北京火车站买车票回家,由于是第二天凌晨开车,我和孩子当日就没有找旅馆,而是在候车室等车。等车时,一个高个子,长得挺漂亮的女人坐在了我旁边,我给孩子吃罐头时,她递过来一个勺子,搭讪孩子多大了。”赵雪芳回忆,自己当时觉得那个女人很热心,“我那天感冒了,她在候车室给我买了热茶水,还说自己带了感冒药,我就吃了两片。”之后的赵雪芳昏昏睡去,没想到一觉睡醒,孩子没了踪影。

  手足无措的赵雪芳立即向北京站公安段报了案,之后,她没有回家,留在北京在曾带孩子去过的地方找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孩子依然杳无音信。

  赵雪芳告诉记者,17年来,自己一直在沿着“打工——攒路费——找儿子”这条轨迹生活,“这么多年,我去了3次北京,家人开始不支持我,后来干脆不管我再去干什么。”问她,已经17年过去,孩子依然杳无音信,这样的寻找值得吗?赵雪芳的泪水止不住地落下来,“我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从他开始说话,我就告诉他,他还有一个哥哥。不管怎么说,今生今世,只要我还活在人世上,就要想办法找到他。他是我的大儿子。”

  本组稿件文/记者孙欢

  图/记者尚洪涛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