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红色之美,中华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风采 > 3508 厂重大国有资产流失谁之责?

3508 厂重大国有资产流失谁之责?

2011-08-06 12:20:42 编辑:林凡建  来源: 正义之声网 浏览次数:0

2011年7月25日,记者接到3508厂职工的投诉,反映该厂在从2001年被拟定为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该年9月正式全面停产。2008年12月2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2008)成民破字第1—1号民事裁定

-------3508厂破产企业出现啃“老族”及青羊区政府暴力强制拆迁的背后

 

\
 
 
\
 
 
\
 

 

百姓投诉

 

本网讯(记者:邓阳红  张小康  王浩)2011725日,记者接到3508厂职工的投诉,反映该厂在从2001年被拟定为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该年9月正式全面停产。20081224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2008)成民破字第11号民事裁定,依法受理了申请人3508厂的破产清算(本裁定自20071224生效),在拟定破产期间,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近期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暴力强拆他们的厂房及宿舍,青羊区政府指派汪家拐街道办,汪家拐派出所,综治办等多个部门及社会闲杂人员进驻现场,使3508厂职工的生命和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记者调查

 

经记者调查后,证实3508厂在2011年被上级拟定为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同年9月工厂全面停产,依据20119月工厂财务报表数据上显示该厂土地面积为340亩,但该厂房产处上报2000年度工厂房产统计报表(下附图片)为土地面积410亩,但是,当该厂200818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时,该厂土地面积居然骤减为居住用地180亩,非居住用地仅有18.3亩,依据国家对政策性破产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该厂资产变卖后首先应该用于安置职工,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补贴,所以,全厂职工对该厂资产的处置极为关注,关系到国有资产的流失,职工切身利益的严重问题。

   在新兴铸管集团驻厂破产指导小组的一手操纵下,20071023利用工厂资产800万元非法工商注册成立了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并将该厂职工居住用地使用权185亩划给了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为商业开发,原3508厂厂长马解放作为破产企业的法人代表,再次担任了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法人独资)。该公司先后与新达房产、华通置业、建信置业等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贱卖该厂土地达数亿元。郫县度假村是在1994年该厂花了419.62万元投资占地35亩,建筑面积1815平米。1999年贷款评估价值为356万元(而且是在土地价值打折30%的情况下),但是该厂领导在2004年底却以170多万元的价格就脸颊处理了。

 3508厂第十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该厂破产方案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审裁定书中的几项数据在同一时间20061231存在数据误差,存在骗取国家资产达千万元(即全厂职工总人数多报174人,固定职工人数多报565人,合同制工人数少报128人,离退休职工人数少报263人,工厂资产负债多报5790万元。当时清算小组成员对上述问题提出质疑。该清算组长李楚才对提出质疑的那位同志说“儿子(3508厂)找老子(国家)要钱,多要点有什么关系呢?”

     200912 93508厂破产清算小组严重违反了国家对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的法律规定,非法委托成都某拍卖公司再次低价贱卖工厂土地18.3亩和2405平方米建筑和工厂设备及库存物资,总计拍卖成交价为1.1亿元,其中土地成交价为8250万元,房屋及设备物资成交价为2750万元(即土地:450万元∕亩,房屋含库存物资,设备1143元∕㎡),然而,与18.3亩土地相邻的西府少城(属该厂用地)售楼均价为1.25万元∕㎡ ),该地段的土地市场价应在20003000万元∕亩。另外,从350820019月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料来看,工厂全面停产时,扣除土地(账面估价3280万元)后工厂其余资产为11720万元。

    3508厂领导利用职权在工厂社保缴费中非法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侵占全厂职工的公共利益。以2006年缴费情况来看:由于他们制定的不合理缴费方法,使厂长﹑书记的投保由1700元∕月涨到了4320元∕月,企业每月为厂长﹑书记向社保多支付1044元∕月,为他们将来退休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终身受益,而广大职工将长期生活在低保线上。

 20081219日由成都市国资委、市法院及3508厂破产清算小组就工厂破产该厂职工多次要求破产清算小组依法公布工厂清算结果及资产处理和职工安置问题共同给予答疑,上述单位没有给予正面答复造成职工不满,引发500余职工阻塞交通,造成不可避免的社会影响。另在2011726上午,该厂职工宿舍区(成都市青羊区文庙西街79号空军院等4个大院)拆迁方动用民警、治安、保安、拆迁人员近千人五证不齐(即拆迁许可证没有)签约率未达到95﹪的情况下持械进场暴力强拆,打伤职工多人,当场将职工刘杨(未签拆迁协议)住房强拆损毁。2011730日上午,拆迁办及拆迁公司20~30人将墙书伟围住殴打致其重伤住院,时间长达5~6分钟(有视频资料为证)。又在201182日下午3点过,厂办拆迁方多人到该厂一职工家中强行将其拖离,押到拆迁办公室拳打脚踢,殴打受伤并要求签订拆迁协议,事后其爱人向四川省公安厅报案后才将人放出来。 (附强制拆迁现场图片)

 

                            政府态度

 

     基于上述问题,3508厂职工代表先后向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共四川省委信访办多次反映,但都不予理会。 据此3508厂职工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成都市中院﹑省委信访办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上述部门是对法律公平﹑公正的践踏,有损法律的尊严,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公信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所以希望在有关部门的监督过问下使国有资产不能大量流失到私人的腰包,职工的生命和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2011727 日记者一行四人来到青羊区宣传部详细了解此事,接待记者的是该部外宣办副主任(秦铭),他回答记者3508厂不属于青羊区国资委管理,至于爆料强拆的事情他不清楚,称了解情况后给记者明确的答复,事隔十多天也没有向记者有任何口头或书面答复。

         

本案质疑

3508厂政策性破产工作为什么久拖不决,已经长达10年,集团领导和该厂破产清算小组对党及职工负责了吗?为什么不给广大职工公布土地、房屋、设备及库存物资的招标文件,明确以上各项的评估价值?虚报固定职工达565人,多报该厂资产负债达5790万元,瞒报、转移国有资产800万元在200710非法注册成立了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提前23个月终止全厂职工的劳动合同,这些林林总总的非法事情后面都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20019月至2008年底期间 3508厂资产是如何处置的,处置了多少资产,他们处置资产的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在贱卖工厂国有资产?同时明确2008年年底该厂到底还有多少资产(包括土地资产),现有资产准备如何处置?可用于职工安置﹑补偿是多少?应该依法公布安置标准和补偿标准。

20071023在新兴铸管集团驻厂破产指导小组的一手操纵下,利用工厂资产800万元注册成立了成都铭发置业有限公司,这严重违反了《破产法》、《公司法》的规定。所以质疑该公司是否是非法成立的,是否为了侵占全厂广大职工的利益,转移侵吞国有资产搭建的一个平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不依法裁定该公司为非法企业呢?为什么工商部门不依法注销该公司,解除马解放本人的法人资格?这其中隐藏了什么样的玄机呢?

⒊从20019月份财务报表反映的土地面积为340亩,而2011212工厂房产处报表为410亩(其中居住用房191亩)。从2001到现在该厂领导隐瞒职工到底变卖了多少土地,收益了多少?目前可供处置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3508厂现任领导为什么不针对上述问题做出公开、公正、依法公布呢?难道这当中该厂领导在隐瞒什么?还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会不会出现权钱交易,中饱私囊的违法乱纪行为?

3508厂前厂长马解放是一名共产党党员,1996年时任该厂经营、销售副厂长,后因1998713 日该厂全体职工罢工事件引起新兴集团高度重视,并由时任该集团董事长范英俊召开3508厂全体中层干部以上会议因经济问题被当场罢免。没有想到在20055月中旬该厂准备修建职工住房时因他熟悉该业务被重用,后由新兴铸管集团重新任命为该厂厂长直到20081224日止(这其中在20071023日成立了铭发置业有限公司,任该公司法人)。难道这样一个曾经有重大经济问题并被当场罢免的官员还能重新启用吗?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3508厂属于工厂职工住房整体自主搬迁(有自主搬迁改造宣传手册)而且公安部在“解读《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关于禁止公安机关参与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的规定”中有明文规定公安机关禁止参与土地征收房屋的拆迁。为什么在3508厂的拆迁现场多次出现派出所所长及民警着便衣和拆迁方及社会闲散人员参与暴力强拆呢?这些都是那个赋予他们的权利,这其中当地政府在扮演什么样角色?3508厂多数职工依法向各级信访部门递交信访材料,没有那个部门给予答复,现今国有资产照样在不断的流失,暴力强拆还在不断的进行。难道这真的只是某些政府的一般行政不作为吗?是不是这其中还包含什么利益关系在里面呢?

    
  网站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QQ:504051314。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