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当前位置: 首页 > 辣眼时评 > “停课夹道欢迎省领导”,奴性教育亦或特权膜

“停课夹道欢迎省领导”,奴性教育亦或特权膜

2011-11-25 13:22:49 编辑:晨风 作者:帝国良民 来源: 市长杂志 浏览次数:0
 据重庆晨报11月24日报道,为庆祝圆瑛大师诞辰133周年纪念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举办了一场关于佛教活动的研讨会,邀请了省领导及媒体参与。11月23日下午两点,古田县两百多名小学生被暂停上课,身着校服站在县政府大院内的道路两旁,夹道等待前来开会的领导。三点半与会嘉宾到达,在一片“热烈欢迎”声中入场。随后孩子们离开,回校继续上课。
\

      \
 
这种喊着“热烈欢迎”并手举鲜花停课夹道欢迎领导的可笑场景,其实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甚至70年代我们小时候还夹道迎接过一本所谓“XXX选集第五卷”的红书,热闹非凡。当然说实话,当时因为不用上课了,大家都很高兴,站在长长的通往单位办公楼(我们是央企子弟学校)的道路两边,等待一两个小时,领导的车来了,教师指挥着大家必须面带灿烂的笑容、此起彼伏的呼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红光满面的领导总是神气活现、一副意得志满的表情,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觉得很滑稽;遗憾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儿时那个荒唐混乱年代的文革遗风,没曾想其实直至今天,仍然会时不时在各地继续上演;有小学生冒着寒风冷雨停课迎接领导视察工作的,也有象今天新闻报导的小学生被安排停课夹道欢迎省领导来开会的,那气势,绝不亚于三十年前的年代,车里的领导们一定仍然觉得春风得意、心旷神怡。

不过毕竟是时代变了,每当媒体曝光类似用小学生当成官员溜须拍马的道具、不惜停课夹道欢迎领导到来的场景,总会给社会、给公众一种异样的反感,彰显出一种不合时宜的特权作派,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当地官员真的感觉用小学生夹道欢迎的阵式,就能达到特殊的溜须拍马之隆重效果吗?或者真的是被夹道欢迎的省领导确实好这一口?难道领导的威风和威严就可以随心所欲的采取小学生停课欢迎的方式来凸显吗?

显然小学生此时此刻已经成了当地官员和学校领导们随意摆布的道具,学生并没有办法拒绝,就象曾经发生过的即使下着冷雨、吹着刺骨的寒风,学生也必须穿着鲜艳夺目的单薄衣服夹道欢迎、摇旗呐喊;领导倒是感觉威风八面了,或许真的以为自己此时此刻很牛逼、很特权了,但殊不知在群众的眼里,这几乎让他们的形象形同小丑一般,只会让公众恶心和反感。

 没有办法拒绝的小学师生们成了领导们彰显特权和官场淫威的工具,但其实更大的危害却是官员们用这种弱智的方式,向小学生传达出了一种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平等意识格格不入的不良的信息和丑恶的示范。可以想象在这些官员的眼里,本来是意图彰显特权和官威,但下意识里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当官就有特权的反面政治课,同时也从小培养了孩子们一种潜意识的奴性意识,似乎在告诉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对权力、对特权的顶礼膜拜,而且这种不合时宜的官场丑态之重要性可以用学生停课的方式来彰显,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呢?或者说到底想教育孩子们什么知识呢?不言自明。

难怪不久前有调查学生的志向的报导说,小学生立志长大后要当官、而且要当贪官,当然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甚至不会真正明白贪官的含义,但起码他们通过种种类似夹道欢迎的活动,通过种种现实的观察,发现当官就有特权,当官就可以高高在上、随心所欲,就可以被夹道欢迎,就可以威风八面;而恰恰是这种官员们不良的示范,在随意剥夺违反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力的同时,将官员的封建特权意识传输给了不更事的孩子们,并将他们变成了官员溜须拍马的道具。官员们倒是达到了溜须拍马的热闹排场和“非凡”效果,但权力的霸道与傲慢却暴露无遗。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独立人格尊严才是现代社会的当务之急,而类似这种“停课夹道欢迎领导”式的奴性教育和特权膜拜,不仅不合时宜,更是丑态百出。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