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长访谈 > 江苏省辖市市委书记"晒"民生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

江苏省辖市市委书记"晒"民生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

2011-11-07 04:28:02 编辑:晨风  来源: 《扬子晚报》 浏览次数:0

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今天就将在南京隆重召开。我们正站在江苏发展新的历史起点,肩负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使命,这次党代会将为我们描绘未来5年我省发展的宏伟蓝图。

发展是为了造福民生。民生幸福,已经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在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特地约请了全省13位省辖市的市委书记“晒一晒”胸中的民生蓝图,看看未来几年,我们将享受到哪些福祉。
\
王燕文

●扬州市委书记 王燕文

让幸福成为扬州的城市名片


幸福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追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氤氲的温馨底色。

我们将坚持以幸福为根本推进和谐发展,更加关注百姓幸福感受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文精神塑造。

我们要着力促进居民收入倍增。坚持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建立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和低保、救济救助标准持续增长机制,不断增加转移性收入;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不断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我们要着力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完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推进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民覆盖,有序实施被征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与企业职工、城镇居民保险衔接并轨;完善住房保障,加快完善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以及政策性补贴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普惠于民。

我们要着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的城市精神,不断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深入开展“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三好主题活动,大力培育懂得敬畏、常怀感恩、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陈 咏
\
毛小平
 
●无锡市委书记 毛小平

建成人民群众认同的现代化


对于未来五年,我们提出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无锡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在时间上的率先,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上的优先,建成人民群众认同的现代化。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无锡市社会建设行动计划》,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奋力争先,加快实现人民生活现代化。

一是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一线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群体的增收,进一步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的增收渠道,五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以上,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翻番,到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5.55万元和2.8万元。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加快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力争基础养老金水平五年翻番。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适时取消最高限额。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落实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力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五年翻番。

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到2015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沈 原
\
李强
 
●连云港市委书记 李强

抓好就业创业这个民生之本


今后五年,是连云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我们将以推进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为总要求,加快壮大全市综合实力,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大力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切实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综合实力、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开放水平、人民生活六个方面大提升。所有这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围绕民生幸福工程实施,我们首先要抓好就业创业这个民生之本,努力在提高居民收入中增进民生幸福。解决好了群众的就业创业问题,使群众有一份稳定的、不断增长的收入,民生幸福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将加快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实施“返乡农民工凤还巢”、“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和“农民创业工程”等创业计划,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达到30万人以上,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争取用六年时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钱永志 张凌飞
\
杨卫泽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杨卫泽

坚持民生为先 打造人民幸福城市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为人民谋幸福就是为党谋长远。刚刚结束的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南京未来五年要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根本目标,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核心内容,把坚持民生为先、加强民生需求保障作为“四为”方针之首,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的劳动层次(就业方式)的提高,着眼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人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促进民生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未来五年,南京将既整体推进民生工作,又注重解决具体突出困难;既关注大多数群众的民生改善,又注重弱势群体等关键少数的民生保障;既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注重解决新生问题,在加强民生需求保障方面,出实招见实效。重点是实施“一个计划”,完善“十大体系”。

“一个计划”,就是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以上,年均增幅14.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以上,年均增幅14.2%以上。

完善“十大体系”,即完善终身教育、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文化、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到201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实现翻番,居民健康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加强幼儿园建设,提高公办幼儿园和优质幼儿园比例,解决3-6岁幼儿入园矛盾。新建保障性住房2000万平方米,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新就业人员、各类人才、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居住问题。仇惠栋
\
许津荣
●镇江市委书记 许津荣

让每个市民脸上都有甜美的微笑


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谐共享”之路。其中,“和谐共享”是一条重要的、根本的发展取向。

我们感到,加快现代化建设,最直观、具体的体现,就是要让每个人都露出甜美的微笑。我们既要在省定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指标体系上努力争先,又要以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为评判标准,让广大群众生活得舒心、放心、安心、有信心。

首先是居民收入要上去。我们明确未来五年,要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作为“硬指标”,而且这个倍增必须是实打实、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倍增。要把市级财力70%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投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300万平方米,让老百姓忙起来、动起来、富起来,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其次是要创造宜居宜业、优质的生态环境。未来的镇江,不只是“在城市中建花园”,而且要“把城市建在花园里”。

我们还要解决好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也就是强化“五有”保障,在覆盖面和整体水平上全省争先,让群众心里更踏实。同时还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万凌云
  \
丁大卫
  ●南通市委书记 丁大卫

菜篮子,让百姓拎得更轻些


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一开完,我就马不停蹄地走访农贸市场、蔬菜基地,查看城市改造、快速通道,调研安居工程、养老服务……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领域,都摆在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通过落实民生幸福工程,实现居民收入增幅全省领先,力争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总量实现倍增,增幅全省领先。

民生幸福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南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南通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把南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成为增进民生幸福的过程。我们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快发展建筑、纺织等南通传统富民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发挥就业在居民增收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二五”末,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80%,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其次是鼓励创业和投资,增加经营性收入,我们实施了“万人创业计划”,发挥民营经济在引导创业、扩大就业、致富百姓方面的主体作用;再次是完善社保和加强帮扶,增加转移性收入,让城乡各类符合条件的群体全部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是加大投入和完善服务,办好民生实事。建立财政投入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民生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支出增幅,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确保市区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到20%的城镇家庭,确保每个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合格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示范化卫生室。时刻把“米袋子”、“菜篮子”放在心上,让老百姓拎得更轻一些,消费安全及环境更好一些。郭小川
 
\
蒋宏坤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蒋宏坤

全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幸福新家园


在9月份召开的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明确了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并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到了“八大举措”的首位,努力打造成果共享、人民幸福的现代化苏州。

我们要增收富民,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我们制定了“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着力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促进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既要提高“平均数”,更要照顾“大多数”,让人民群众收入更多一些、生活更好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到“十二五”期末,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5万元和2.5万元,力争达到5.3万元和2.8万元,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倍增。

我们要保障安民,让群众底气足起来。加快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保障机制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三年实现三个并轨”。今年我市已经实现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并轨,力争明年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2013年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对口联系困难家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专项救助力度,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安心。

我们要实事惠民,让群众日子好起来。加快实施老城区“改厕”、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示范工程。单成志
\
张雷
张雷

●泰州市委书记 张雷

把民生幸福贯穿建设泰州的全过程


今后5年,泰州将把富民放到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增进民生幸福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泰州的现代化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十一五”以来,泰州市不断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打下了利于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走出了符合实际、超越传统模式发展新路,形成了以城带乡、同步推进良好格局,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突破。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8.7亿元,财政收入456.4亿元。

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泰州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努力建设人民更幸福、发展更科学、区域更协调、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的美好新泰州。

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泰州将顺应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推动富民优先、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作为首要任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的增收,努力实现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积极缩小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健全终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住房保障、养老等七大公共服务体系,市级财政支出70%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投入。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和融洽的社会关系。王国柱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驻站法律顾问:杨航远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1037134号-2

值班编辑QQ:2247703677 稿件问题请联系此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