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info#mayormag.cn


首页 > 民间声音 > 联通乱扣费现象 消失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联通乱扣费现象 消失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2011-09-29 13:38:42 编辑:林峰 来源:正点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打开电脑浏览器,输入"联通乱收费",一共有1370000个相关结果。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这些消费者说的都是事实的话,就以联通每多收这些消费者1元钱来算,也多收了137万。

    打开电脑浏览器,输入"联通乱收费",一共有1370000个相关结果。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这些消费者说的都是事实的话,就以联通每多收这些消费者1元钱来算,也多收了137万。无风不起浪,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联通是有很大意见的,对联通的收费乱象更是有种种质疑。

    《购物导报》在2011年9月5日就接到了一起福州张姓消费者投诉:他于2011年6月份办理了中国联通66元3G套餐,国内无漫游费。但是他不经意的查了下7月份和8月份的话费账单发现均被收取了漫游费。另外,他还反映前段时间他有一项莫名其妙的5元代收费,并且查询不到自己有任何的使用记录,与联通反映之后返还了2.5元。现在他非常质疑联通的收费方式和手段。怀疑在办理套餐之前是否也一直被这样乱收费着。同时他表示现在他也和中国广大消费者一样,对我国这几个运行商都失去了信任。

    《购物导报》2011年9月6日给福建联通公司发去了投诉核实函,并希望福建联通公司能解释消费者的几个疑点。时隔半月,《购物导报》还未得到联通公司的任何回复。那么,当消费者对收费产生异议又无法得到解释的时候,消费者到底该找谁核实?运行商又该怎样对消费者负责。

    《购物导报》也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些联通用户。一位占先生说:"我基本上是没话费了就到营业厅充话费,从来也没打过具体的话单,对于联通的收费真不太清楚,说实话,就算它乱收费了,我也完全不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类似占先生这样的客户还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岁数大些的男子更是如此。另外一位黄先生说:"有时候我也对联通一些收费情况感到怀疑,比如昨天通知我话费剩余10元钱,今天发个短信通知我话费剩余7元钱,而我那天根本没打过任何电话,怎么平白无故的就扣除了3元,有时候出于时间限制,就没法去核实,而且3元钱经常一忙就忽略了。"可以看出,这也是消费者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该负责,还是拿来利用?这就无从得知了。另外一位正巧要去联通营业厅查账单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于9月5日充值了100元,可是才十天时间被告知话费已用完,他非常不解,这些天他也像往常一样使用手机,怎么原来可以用一个月的话费就被这么扣完了!"

    但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思的越来越高,社会舆论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企业是必须要解决,一味的"躲猫猫"会躲出更多问题的。更何况是实力如此雄厚的企业,更应该从小事开始注意起。如果说"动车追尾事件"是一次意外话,那中国人民真的接受不了太多这样的意外,大企业们在谈笑风生中,是否也在意识到自己的企业也会有这样的"意外"会发生?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总结出了消费者的几个问题,之前致函福建联通公司时也有相似的疑问。一,用户普遍认为知悉权被联通公司控制,很多问题在发生前并没有接到过任何通知,例如某收费项目的开始。二,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到的种种优惠,却在使用过程中一项项被慢慢取消,面对客户的追问,回答却是:"协议里没有说你永远享受该项待遇。"三,没上网也在扣流量问题,而许多用户在追问运行商时,运行商经常都是将责任推脱在用户手机的设置上,认为用户操作手机有误。而许多用户却说,有时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也出现一样的问题。四,用户普遍反映,手机上网包月的问题,例如,用户每个月缴10元钱得到70兆流量。那么消费者付出了10元钱,这70兆的流量就应该是消费者所有,为什么在下一个月开始时,联通收回了上个月没用完的剩余流量?而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超出了流量却又要追加收费?就像消费者去超市买菜,剩菜要还给超市?

    联通公司是否真的存在故意的乱收费想象,这点我们不能妄下结论。但是身为一个国有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大企业,在面对如此多的消费者共同质疑联通的收费方式的时候,联通是否需要下点功夫、做些工作,拿出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的向消费者说清楚呢?(购物导报 记者  黄志雄 詹仁杰)

关键词:联通现象消失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