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民间声音 > 揭露徐州大学生群体中的毒瘤——徐州超越英语

揭露徐州大学生群体中的毒瘤——徐州超越英语

2011-09-08 11:32:22 编辑:林凡建 来源:中国信用排行榜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学员亲述培训体验,从徐州超越英语机构里走出来的是一群将金钱、时间、精力和情感全部陷入这个迷宫无法自拔的大学生们。

员亲述培训体验徐州超越英语机构里走出来的是一群将金钱、时间、精力和情感全部陷入这个迷宫无法自拔的大学生们。据调查,徐州超越英语没有注册,但是在其为学生开出的票据上却赫然出现“徐州超越英语培训中心”的财务章。

              \

据学员亲述:超越英语的总裁是一名徐州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大四学生戴新伟,她的说服拉人能力在机构内是第一名,机构另外两位幕后负责人,一位是刘诚林,一位是周勇。徐州超越英语对学生采取的是“逐步蚕食”手段,一般分为五个步骤:一、打着培训的幌子,先以廉价的收费来吸引大学生加入这家培训机构;二、参加学习第一天讲师开始吹嘘自己,自称是当今中国第一位催眠大师,最年轻的演说家、富豪、年仅26岁的周勇,在学生群体中称其为“周士人”,曾一度让不少渴望成功的在校大学生趋之若鹜;三、培训的第二第三天反复强调后续课程能让人快速成功;四、培训第四天报出一个非常高的价位,一般都在几万块以上,对于学生来讲绝对是一个天价;五、最后一天再来个所谓的大优惠。据调查该机构通过这种手段,最高收取学生一万多元,参加一个叫“终生弟子班”的训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钱掏空,变成自己的业务员,为自己卖命。

据进一步了解,参加培训的全部是驻徐高校各大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普遍现在就读大一和大二年级,大部分来自于农村,这些大学生在大学中不知道课余时间该如何利用,但都拥有想出人头地的梦这些单纯的大学生毫不犹豫地将父母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投了进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据一位来自徐州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告诉记者,他每个月生活费一千元,本来大学生活很惬意。自从交钱进入这家培训机构之后,整天就想着怎样提升业绩,怎样去拉人推销课程,闹得一宿舍的室友人心惶惶。说这家机构先从精神上麻痹人,再冠冕堂皇地从别人口袋里掏钱。来自徐州师范大学的徐同学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他是在大学里听了徐州超越英语宣讲会后来到徐州超越英语机构的。在交了几千块钱之后,发现和他一起在机构中工作的朋友没有个赚到钱的,感到自己上当了,于是要求退款,但遭到了拒绝。他一语道破天机:“徐州超越英语先是让你接受培训,再渲染成功致富的故事让你激动起来令你有发财致富的冲动,最后就让你接受挑战———推销出去他们的培训产品。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先布局—>再造声势— >最后交钱的骗人把戏!”

专家:这是隐性传销。93日,记者就徐州超越英语培训机构的问题,咨询了在传销方面颇有研究的相关法律人士专家说,确定一个企业是否在搞传销,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看,一是经营方式,一般企业都是通过店铺来销售,但传销不是通过店铺,而是通过传销员来销售;二是销售组织体系,传销一般都是多层次销售的,几乎每个销售员都有上线,下线努力再拉下线;三是报酬制度,具有所谓的按劳分配的成份,但报酬大都取决于下线的业绩,而与自身劳动无关;四是交易费用,传销与普通销售相比,节约了诸如广告、中间成本利润和职工福利等费用……对于徐州超越英语机构中存在的问题,他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首先,超越英语的培训课程没有通过店铺销售,而是通过传销人员来销售,顾客连宣传单页都没有见到。另外从课程内容和讲师的正规性可以看出,其价格明显偏离价值。其次,虽然他们有总监、主管组长业务员之说,但本质上与上下线是一回事。再次,从报酬上来看,在其金字塔机构中,上层的收入取决于下线的业绩,与自己的劳动没有关系。另外,这家机构的交易费用是网络组织费,而不是广告费,拉人入伙的“总监”、主管等显然不是企业的职工。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可以明确它是一种变相传销。除此以外徐州超越英语机构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没有在任何部门注册,这是不合法的。第二、没有教委批准是没有权利授课的。第三、擅自集会、讲学的规模很大,定期召开大型会议,这些没经过批准都是不允许的。

  国内的传销起始于20世纪90年美国雅芳进入广东,国家工商管理局在1994年8月10日颁发《关于制止多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告》;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防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1997年1月2 0日,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发《传销管理办法》;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传销经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对传销经营活动必须坚决予以禁止;公安部也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以传销或变相传销形式从事犯罪活动的通知》;最高法院出台了一个司法解释:“传销或变相传销以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所以传销或变相传销可处以刑事处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市长》杂志、中国市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联系QQ:504051314。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