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民间声音 > 宏承号:网络城管破解占道经营难题

宏承号:网络城管破解占道经营难题

2011-08-24 00:31:04 编辑:郭岐川 来源:商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城市管理在全国各地都是个老大难问题。目前,河南郑州市的占道经营问题非常严重,有网友称,“看到郑州占道经营乱象,哥哭了”。(18日商都网)

  城市管理在全国各地都是个老大难问题。目前,河南郑州市的占道经营问题非常严重,有网友称,“看到郑州占道经营乱象,哥哭了”。(18日商都网)

  去年4月份,上海等地对流动摊点“禁改限”之后,有关部门就开始考虑郑州市如何妥善应对占道经营。郑州市提出了堵疏结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首次明确了将对城市路边摊点由禁止改为有条件放开,同时不少网友呼吁,成立网络城管,破解占道经营难题。

  成立网络城管,有以下几大好处:

  一,改善城管形象,促进阳光执法。

  网络上对城管的讨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出现“为什么不取缔城管队”的质疑。其实,除去那少数几个违规执法者,从城管队伍的整体上来看,他们也很委屈。城管被歪曲被误解,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大家之所以毫不犹豫的把城管放在了对立面,源于人们对“弱势”者的无原则同情。很多有关城管的报道中,大家只看到了城管强制拆除什么、扣押什么,而对为什么拆除为什么扣押有所忽视,或者说就是选择性失明。网络城管可以随时公开处理过程,处理依据,处理结果。让整个执法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增加城管缺乏危机公关能力,运用现代社会成本最低的和解方式。

  从日常新闻报道来看,各地城管不擅长应对媒体,危机公关乏力。在应对各类负面新闻时,城管通常一方面不积极配合采访,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形象;另一方面不公开完整信息或不回应,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有了更大的联想空间。

  有了网络城管,就可以与传统媒体积极沟通,传递“正确”的信息。当负面新闻出现时,城管应在第一时间摆出一个易于让群众接受的姿态,不要试图阻塞消息,甚至恐吓记者,应尽快将核心事实公布于众,制止更不利的谣言传播;每一次表态都需要有合理的证据作为支撑;不论主要责任在哪一方,城管都要表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如果城管有错,应该坚决处理当事责任人;不要保持沉默,应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并谨慎对待各种质疑;学会道歉,道歉是现代社会成本最低的和解方式。

  第三,促进城管由城市管理者向城市服务者角色转变。

  城管可以吸收吸收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网络城管执法队伍,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可以鼓励大学生走上网络城管岗位。

  在选聘人员时,工作应尽量做到公开透明。让市民尤其是网民代表拥有更多的监督权。进行绩效考核时,考核的标准应该多元化,应更加注重任务完成的质量和网民的评价。

  第四,网络城管可以发挥网络信息广泛、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助解决小贩就业问题。

  对于如何整治占道经营、处理与小贩的冲突等城管工作中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网络城管可以发挥网络信息广泛、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助解决小贩就业问题,同时,争取为这类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并在城市里为流动小贩规划一定数量的集中经营场所。

  对于城管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们实际上也很“弱势”。要想真正解决现在的猫和老鼠的游戏,还得靠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变“堵”的策略,站在弱势群众的立场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疏导,这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改变城管恶人形象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网络城管破解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