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民间声音 > 平舆县3个儿子的6旬老人被5米铁链锁颈6个月

平舆县3个儿子的6旬老人被5米铁链锁颈6个月

2011-08-13 11:12:09 编辑:林凡建 来源:河南法制在线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核心提示:驻马店市平舆县58岁的常俊峰老人脖子上套着两根前后分别用大锁固定的铁链子,另一头则系在房门与窗户之间的墙柱上。

核心提示:驻马店市平舆县58岁的常俊峰老人脖子上套着两根前后分别用大锁固定的铁链子,另一头则系在房门与窗户之间的墙柱上。在自家两层小楼的二楼上,瘦骨嶙峋的他已被锁了近6个月。每天他的活动范围就是这5米长左右的铁链允许的地界。原来,家人怀疑他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为了防止他犯病时惹事,家人只有无奈地把他锁住——

           

 

    网友爆料:救救这个可怜无助的老人

    89日上午,一名网名为“傲梅”的本报读者向本报记者独家爆料说:“平舆县一个有儿子孙子可怜无助的老人,过着连畜生都不如的生活。救救他吧!!!”该网友同时向记者传来了二十多张手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上面显示杂乱无章的屋里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与常人不同的是他脖子上拴着用大锁固定着约5米长的铁链,老人不时用双手去拉扯脖子前后两个踝露的铜锁。老人一见人从门前经过就招呼,希望有谁能把他脖子上的铁链打开。

   记者及时联系了该网友,据她介绍:近日,她从一家两层小楼前经过的时候,一位老人向她呼救。走上楼后他发现,一位脖子被铁链子拴住的老人希望能帮忙给他买点东西吃,或者给他买点老鼠药吃了结束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她急忙跑到街上为老人买了食物和水果送去并用自己的相机拍了一些照片传给了报社,希望报社能够帮助解救老人。6旬老人是遭人虐待,还是另有隐情呢?记者随即前往调查真相。

 

     现场直击:被锁老人的处境令人心寒

    89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网友“傲梅”的带领下赶到了平舆县城东关的消防路十巷。在一户朱红大门横联上有“家兴财源旺”的门前,“傲梅”熟练地打开用废旧电线绑着的大门。顺着院内的楼梯,记者随“傲梅”走上二楼。

   “谢谢你又来看我了!谢谢啊!”一位蹲在地上、脖子被铁链子拴着、穿一个短裤脚穿拖鞋、蓬头垢面、骨瘦如柴的老人看到“傲梅”过来急忙站起来打招呼。“大爷,昨天你不是说肚子疼,这是我给你带来的药。此外我还带来了记者了解你的情况!”“傲梅”说。“谢谢啊!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啊!记者同志,你救救我吧!”一听说是记者,情绪激动的老人顿时痛哭流涕并要下跪一并致谢,“傲梅”和记者赶快制止。

   老人所在屋的门口晒着两种野菜和一些废旧烟盒。走进屋内,门口到处是水无从下脚,屋内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同时夹杂着难闻的骚臭味。偌大的屋内就只有一个席梦思床垫放在地上,这就是老汉的床铺。床垫上有一个枕头,一角放有一个木箱,里面有一床被子。床垫旁边有一个水桶和两个大盆。与这个屋紧挨着的一个屋内放着一个床,上面放着杂乱无章的废旧衣物。屋中最值钱的一个电视机由于没电也闲置在那里。

 

     老人愿望:自己生不如死希望被救治 

   老人哭诉着向记者介绍了他的身世:他叫常俊峰,小名是立正。1953年出生在一个姓杨的家庭,后来在一岁的时候过继到了常家。小学五年级毕业后,自己开始学着做生意。先后干过卖凉粉、贩苹果、开馆子等多种生意,后来娶妻生子,含辛茹苦地抚养了三个儿子并帮他们都娶了媳妇。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别人受过的苦我是都受了了,别人没有受的苦我也受了。我的苦难可以写一本书!”他顺便请求记者给送给他一支笔,他以便记录。记者送给他一直铅笔,他千恩万谢。

   2008年底,我的老伴因病去世,由于我们两个人感情深厚,我深受打击,我在床上躺了18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后来我的小儿子出去打工也没有了音信,我就变的烦躁起来。我经常会发脾气,有时候自己也控制不了,我的确用锤子锤过孩子的门,砸过房子玻璃。后来大儿子常江(化名)他们用铁链子锁着我的腿,我跑了几回惹点事,他们就与今年春节后的3月份锁着我的脖子了。”常老汉哭诉到。

   “其实我真的不神经啊!就是我真的神经,我辛辛苦苦养活了几个儿子,他们也该带我去驻马店市精神病院治疗治疗啊!不该让我天天过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啊!”常老汉为了验证自己没有神经病,给记者唱起了《歌唱祖国》、《共产主义好》等歌曲,他眼含热泪、声情并茂地演唱让记者感觉他此刻真的是一个正常人。“一定帮忙救我出去啊!我谢谢你们了!到驻马店了我去专门感谢你!”记者离开时,骨瘦如柴的常老汉还不住地双手拽着铁链,乞求的目光中仿佛在盼望着什么。

 

     邻居谈论:同情与无奈并存意见不一

   为何要将老人用铁链锁住?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询问了老人的家人和周边的邻居。“有大半年时间了。”记者走出老人家门,几位附近的邻居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于附近居民而言,走到他家门前几乎一抬眼就可以看到这位被铁链锁着的老人。老人经常会叫人给他买馒头之类的东西,大家出于同情也经常会给他送些东西。老人经常会闹情绪,扯着铁链时而喊叫时而唱歌,半夜里有时间学鸡叫和孩子哭,有时半夜会拿个东西剧烈地敲击门窗,惹得大家都睡不好觉,但是看着被铁链锁住的老人,周围的群众只能不时摇头叹息。

   “我理解他的儿子。”采访中,另外一位老太太称,常老汉出来经常闹事,打砸东西、骚扰邻居,有时摸人家东西被打,还有时拿钱给人家发,孩子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拴住他,也许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这样做是有点残酷。

   和这些表示理解的邻居相比,也有部分的居民则非常气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称,无论怎样,都不应该用铁链将亲生父亲拴起来,这种做法有违孝道,于情于理都应予以谴责。另一位居民认为,关爱老人是连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用铁链锁住老人,这样做对老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进行了侵害。“造孽啊!即使老人精神有异常行为,也不能用这种方法对待。应该送他去医院检查才对!”这位市民愤愤地说。

 

    亲属意见:事到如今实属是无奈之举

   记者根据常老汉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他大儿子常江所住的胡同,在胡同打听的时候,记者碰到了同在该胡同居住的常江堂鼓常女士。据常女士介绍,从半年之前,老人就被用铁链锁住了。用铁链把他父亲拴在家里,也是万般无奈事出有因。常俊峰共有3个儿子,老伴去世后使他收到了很大的打击,整天躺在床上,她们亲属都前去劝解没有作用。后来,三儿子又出去打工没有音信,他的精神受到一定的刺激。整天莫名其妙地开始砸碗摔盆、打骂他人、乱说乱叫,有一次差点将自己的亲娘掐死。后来大家商议将他拴起来。

   据常女士介绍,对这个事情她也表示理解。因为老人有三个儿子,三儿子出去打工没有音信,三媳妇和老汉处不一块现在在外面租房子住,二儿子一家在外面打工。唯独大儿子在县城以卖早点为生,家里还有孩子上学也很不容易。他经常过去送饭,大儿子为照顾父亲也已经尽了力量。作为亲戚,大家也都能理解。

   正在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了骑车外出的常老汉的孙女,记者向他说明来意并希望见见他父亲时,她毫不理会扬长而去,记者随后来到老汉大儿子常江家新盖的楼房前,任凭怎么呼喊,始终没有见到常江本人。记者试图向常女士要常江的手机号码,常女士说让记者留下电话让常江主动联系,但是截止接着发稿,常江也没有打来电话。

                          律师观点:铁链锁父亲涉嫌虐待罪

  听了记者对此事的介绍后,河南文苑律师事务所律师朱伟光、张宏凯认为,铁链锁老汉的行为已经涉嫌虐待罪。

  两名律师说,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明确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作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以打骂、捆绑、限制自由等方法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因此,儿子铁链锁老父亲的行为完全符合法律对虐待罪的构成要件。

  律师称,当地的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介入本案,对本案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同时对常老汉进行救助和帮扶。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虐待罪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由于该类案件属自诉案件,受害人如丧失行为能力,则由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刑事自诉;如果是某一近亲属虐待的话,可由其他近亲属代为提起自诉。”

                         不吐不快:有人忙拼爹,有人在锁爹

      驻马店六旬老人常老汉常发脾气、砸东西,儿子觉得他精神有问题,用铁锁链把他锁在家里,瘦骨嶙峋的老人已被锁了近半年。儿子称老父亲爱闹事,自己是出于无奈;老人觉得生不如死,希望被救治。

       家务事,本来就是纠缠着亲情和利益,让人说不清。但这次儿子的做法,确实残忍。

       围观的邻居也说——“拴住他,可能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这样做是有点残酷”。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也许有,但在老常儿子的眼里,似乎只剩下了锁人了。

      你要简单地说老汉儿子不孝?也并不是纯粹就是。儿子也是无奈之举。害怕老父亲犯病惹事;但要是24小时看守着,也不现实,因为儿子还要养家。但若把老人送到精神病院,也不太现实。

       精神病人肇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什么精神病人得不到救治?原因多方面:从病人家庭方面讲,家庭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

从社会方面讲,缺乏立法。因此,精神病救治现状必须加以重视,其中,尽快完善立法,最大限度地完善救治体系是关键。

\

         \

 

 

 

\


\



 

 

 \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