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民间声音 > 河南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里毁林伐木开金矿

河南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里毁林伐木开金矿

2011-06-16 04:44:04 编辑:林凡建 来源:中国环境观察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1年5月19日中午,《中国环境观察》一行两人先来到了三门峡市陕县的张村,从张村雇请了一位当地的两轮摩托车师傅,带路进山,在骑行大约十多公里后,摩托车驶到了甘山森林公园设有警戒的大门口。

    风景区内忒煞风景

       两米多宽,两米多高,由水泥和碎砖石搭建的粗糙而简易的洞口,像一块膏药贴在漫山遍野的绿荫中间,而随处弥漫的浑浊的泥浆和随处倾倒的白色的碎石废渣,与周围苍翠静霭的美丽风景,形成了触目惊心的视觉反差。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县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这个闻名遐迩的AAA级风景区里,正上演着大煞风景的一幕,几个金矿的选矿点开设    在这里,正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这里的花草树木、生态土壤。而让人吃惊的是,不仅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对此毫不知情, 从来没有过问,而且森林公园的管理部门,也竟然和矿方“通力合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让矿方毁林伐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以持续和不断扩张。

       到底是什么利益关系,能使得监管部门,默不作声任其所为,而景区管理部门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5月中旬,《中国环境观察》专程来到了这里,进行了深入调查。

\

正在生产的申家窑金矿石板沟坑口,在甘山森林公园腹地打凿的简易而粗糙的洞口。

   A 进公园里买矿不要门票

       2011年5月19日中午,《中国环境观察》一行两人先来到了三门峡市陕县的张村,从张村雇请了一位当地的两轮摩托车师傅,带路进山,在骑行大约十多公里后,摩托车驶到了甘山森林公园设有警戒的大门口。

      “究竟是不是买矿的,不是买矿的,就得买票”,在大门口,一位四十多岁端着饭碗的中年男子,不住的询问,并反复声称,进森林公园里边,要是买矿,就可以免费放行,而如果是游玩,就得买门票,票价是每人20元。

      “为什么买矿石就不要门票也可以进去呢?”面对问询,该男子没有详细回答,只说这是上面的规定。最终,因被该男子认定不是来买矿石,《中国环境观察》在花四十元购置了两张门票后,才得以进入森林公园里。

       据雇请的这位姓贠的摩托车师傅介绍,让买票的男子,就是公园管理处负责保卫的队长,而整个甘山森林公园里,因为矿藏丰富,蕴含金、铜、铅、镍等多种稀有金属,近年来,到这里买地采矿也逐渐成风,现在里面也有许多处的采矿点,并且不知道公园管理处和矿方达成了什么协议共识,反正来看矿买矿,公园都不要门票,并且公园还允许大型的货运车辆进入,就利用公园里国家投巨资修建的旅游公路,把这些矿方采出来的矿石,运输到外面

       而在进入公园腹地后,《中国环境观察》也先后在距大门七八公里处和十几公里处的两个地方,都看到了在旅游公路的左边,各有一条简易修建的便道,延伸向了大山的深处,“那都是开矿的修的路,有的矿离的远,还有好几公里,有的坑口离的近,也就一两公里远。”摩托车师傅介绍说。

       漫步在森林公园里面,面前松涛阵阵,耳畔凉风习习,身边流水潺潺、槐香幽幽,大自然之美美的让人沉醉,这么美的风景区里,难道真的在大肆开矿吗?而且,公园大门口的介绍上,还明确地写着,甘山森林公园是国家3A级风景区,那么,国家级的风景区里,还允许有人开矿吗,为什么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部门呢?

       随即,经与雇请的这位师傅协商,这位当地的师傅答应带《中国环境观察》到一处叫石板沟的地方,以看矿石为名,“参观”一下那里的金矿坑口和生产设备。
  

\

数百株树木被金矿的废渣就这样“活埋”

  B 污水横流废渣乱堆 数百株松木被“活埋”

       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山坡,从中间豁开一个口子,碎土和废石渣铺垫成一条刚能通过一辆小三轮车的路,伸向大山深处,“坑口就在里面”,当地师傅说。

       沿着小路往里不到百米远,前方的山坡上,就传来了洗磨机的轰响声,而路两旁,则随处可见松树槐树的断肢残骸,有的整株被齐根砍断,只留下碗口粗细的树桩立在原地;有的连枝带叶一大截的枝条,被砍下来扔在了路旁;有的虽然没有遭受刀斧加身,但却整株被斜着推倒在斜坡上;更多的是,被车轮从枝干上直接碾压倒的小树,有的枝叶已经枯黄,像是早以前便被碾倒,而有的断口的树茬还很新,显然是刚刚才被夺去了它们原本鲜活的生命

       再向里走50米左右,右边的山坡上,一堆一堆的废石渣便露了出来,这些石渣一看就是被水洗加工过的,全部都白的发亮,随着山坡的走势倾倒在那里,形成了一座有500多米长,200多米高的白色城墙,而且原先生长在山坡上的松树和槐树,基本上都是碗口粗细,被这堆废石渣全部埋住了大部分的树干,只剩下了树冠和稀稀拉拉的枝叶,还能露在外面。

      《中国环境观察》大致数了一下,有将近200多棵的树木被这堆废渣残忍地“活埋”,而且,有的树木已经死去多时,枝干和叶子已全部干枯,而有的,还在苦苦支撑,用一条条还依旧带着绿色的枝叶,诠释着生命力的坚韧。

       翻过一道300多米长的斜坡后,一大块的平地上,支着七八个兰色的简易帐篷,继续往里走几十米后,半山腰上凸现出一座黑黝黝的洞口。
     

\
坑口处污水横流,泥浆遍地.

       踩着从洞口和洗磨机房里无序流淌的浑浊泥浆,《中国环境观察》从工地负责人处了解到,这个坑口总共有30多个工人,全部来自山东,而目前这个坑口,已打进山腹里有1000多米左右。

       在坑口,《中国环境观察》还看到,这个简易工厂所用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就地取材,架电线的杆子、工人打帐篷用的木棒、插旗子的棍子,全部是砍的附近的树,而且在一处看起来像是伙房的地方,还堆有劈好的木材,很显然,这些工人们生火造饭,也是就地解决。
   

\
 
 
  C 环保局:没去过那里 不知道有这事

       从石板沟坑口出来,《中国环境观察》又前往另外一个矿的坑口,进行了观察,两处的景象,基本相同,无论是哪一个的生产场地和附着设施,都对那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描述的毁坏和戕害。

       一个国家级的3A风景区,却进行着这样疯狂的砍伐和采挖活动,那么,是有关管理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吗?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中国环境观察》发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环函[2009]195号文件《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中,明确规定,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采矿、采石、采砂、烧窑、冶炼、拌洒毒药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活动。

       文件中还同时严格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的生产设施。 既然是有法可依,那么,为什么当地职能部门和公园管理部门要有法而不依呢?5月20日下午,《中国环境观察》来到了陕县环保局,找到了该局监察大队负责张村一带的一位监察队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监察队员直接表示,他还没有去过那里,也从没有听说那里有破坏环境的活动。

      “我知道那里有座申家窑金矿,是个老矿,而且那个森林公园有两道门,里边那个门往里才是保护区,外面的是申家窑金矿的矿区。”这位监察队员说。
       而对于这个有意混淆保护区和矿区概念的说法,《中国环境观察》根据掌握的情况给予了充分推翻,首先,《中国环境观察》到过的坑口,都在大门往里十公里范围内,并在环保人员所提到的第二道门还要往里,已深入大山腹地,所购门票,也说明了那里早已在森林公园的范畴之内;第二,无论在核心区还是缓冲区,只要建设生产设施就是非法,从事生产活动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随后,《中国环境观察》提出,希望了解申家窑金矿的环评批复与验收报告,该矿一位姓贠的负责人,给出的答复是,矿上管资料的人都出差走了,短期内也不会回来,而陕县环保局的有关人员同样表示,他们也没有金矿的这些相关的资料。

      《中国环境观察》在陕县期间,曾经从邻近的村民处,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那些金矿都有三门峡市里或县里的领导当后台,要不然能开到现在?早关了。”而有的村民还提到,那些坑口因为设施简陋,管理粗旷,还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截止《中国环境观察》离开三门峡市,那里的砍伐和采挖活动仍在继续,而这样的非法生产活动将持续到何时,《中国环境观察》将继续予以关注。

       网站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QQ:504051314。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