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城市公益 > 谢长江:一个“80后”党员志愿者的公益之路

谢长江:一个“80后”党员志愿者的公益之路

2011-06-09 12:45:39 编辑:林凡建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谢长江1982年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2002年成为当地红十字会的一名义工。在谢长江成为一名志愿者的近十年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各地救灾现场,用爱与行动诠释着一个“80后”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

    5月19日,谢长江(右)看望湖南邵阳一对侏儒姐弟。这是谢长江在与姐姐交谈,希望通过“义工之家”的努力帮助她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

5月19日,谢长江在医院探望通过“义工之家”帮助而获救的曾海华(右一)。

\

5月20日,谢长江在大新镇磨石教学点调查了解情况时,向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

\

5月19日,谢长江在一个找他寻求帮助的当地农妇的家中调查了解情况。

\

5月20日,谢长江在大新镇磨石教学点调查了解情况时,向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

\

5月19日,谢长江看望湖南邵阳一对侏儒姐弟,这是他查看姐弟俩父亲(右)的伤情。

\

5月20日,谢长江在大新镇磨石教学点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

5月19日,谢长江(右)看望湖南邵阳一对侏儒姐弟。

\

5月19日,谢长江在安慰一个找他寻求帮助的当地农妇。

    谢长江1982年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2002年成为当地红十字会的一名义工。在谢长江成为一名志愿者的近十年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各地救灾现场,用爱与行动诠释着一个“80后”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谢长江曾先后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等地参加救灾志愿服务,仅四川,谢长江就先后11次前往灾区,累积志愿服务151天,为灾区募集了36900元善款和价值3万余元的衣物、药品等,参加现场抢救伤员200多人。就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期间,谢长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次年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8年,谢长江在邵阳市发起成立了“义工之家”,通过QQ群,“义工之家”的成员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扶贫、救灾、支教、献血等公益活动,无私地帮助着身边的人。如今,他的“义工之家”已经拥有了数万名成员,遍及中国各地。

    2011年5月1日,湖南邵阳隆回县一个叫曾海华的普通农民因车祸受伤,急需输血,而他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RH阴性血。接到求助信息后,谢长江赶到医院核实情况,并在“义工之家”的网络上发布信息,随即,一场救助曾海华的无偿献血爱心行动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展开,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曾海华最终获救。

    谢长江在邵阳的家十分简陋,然而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的公益理想。“志愿不分你我,爱心不分大小,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谢长江说。除在各地的赈灾志愿活动,谢长江还关注着他身边乡亲们的命运和生存,他组织起志愿者队伍到邵阳市乡村的教学点进行实地调查,为这里的孩子提供支教服务,并积极帮助孩子们解决校舍和午餐问题。

    多年来,谢长江一直坚持着志愿者服务,甚至已经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习惯了,“哪里需要帮助,我就觉得自己该到那里去,不去心里就不舒坦。”而这一切的原因,他说是因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爱。”


作者:赵众志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