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管理通讯 >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的政党文化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的政党文化

2011-02-26 17:56:22 编辑:mayorma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1989年,王沪宁教授发表《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建设》一文,提出了政党文化的概念和分析框架。此后,政党文化的研究得到不断拓展和升华。政党文化是指政党在其长期的政治活动中,以其意识形态为核心,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价值取向、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政党标识等,政党文化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和多方面内容在内的观念体系
    1989年,王沪宁教授发表《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建设》一文,提出了政党文化的概念和分析框架。此后,政党文化的研究得到不断拓展和升华。政党文 化是指政党在其长期的政治活动中,以其意识形态为核心,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价值取向、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政党标识等,政党文化是一个包含多种要 素和多方面内容在内的观念体系。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组织原则、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政党标识等若干个自内而外的层面,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 形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价值观、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章为根本的制度规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核心内容。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对于加强和 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意义重大。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由于经济上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政治上 破坏民主和法制,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加上历史的、外部的等原因,1989-1991年,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崩 溃,1991年12月苏联解体,1991年11月蒙古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苏东剧变以苏联解体告终,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挫折,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失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同时国外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施加影响。

  1986年年底部分城市发生学潮后,邓小平明确指出:“凡是闹得起来的地方,都是因为那里的领导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这也不是一个两个地方 的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是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放任了资产阶级自 由化,问题就出在这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9年春夏之交动乱后,邓小平指出:“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 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这次事件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 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邓小 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内存在两种错误倾向;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还没有解决。

  1983年10月,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花了很大气力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一些政治运动和思想斗争中 的‘左’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类‘左’的错误决不允许重犯。但是,不少同志片面地总结历史教训,认为一讲思想斗争和严肃处理就是‘左’,只提反‘左’ 不提反右,这就走到软弱涣散的另一个极端。”(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

  1987年5月,全国整党工作总结会议明确指出:“目前党内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还没有从过去 ‘左’倾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歪曲四项基本原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持抵触态度,有的甚至阳奉阴违、公开抗拒;一种是一 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经不起历史挫折的考验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他们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背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宣扬资产阶 级自由化。”(薄一波《关于整党的基本总结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1992年年初,针对一段时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邓小平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 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 ‘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 地的谈话要点》)

  十三大指出,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党的领导无法真正加强,其他改革措施也难以顺利实施。党政 不分实际上降低了党的领导地位,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党政不分使党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和直接执行者的地位,容易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甚至处在矛盾的焦点上; 党政不分使党埋头于具体的经济工作和行政事务,使党顾不上抓自身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形成党不管党的不正常状况。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后,邓小平震耳发聩地指出:“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

  1992年年初,邓小平提醒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1992年以来,“法轮功”组织在一些地方发展和蔓延,宣扬一套歪理邪说,严重侵蚀人们的思想,策划、煽动、蒙骗一些“法轮功”练习者到党政机 关和新闻单位非法聚集,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破坏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1999年4月25日,出现1万多名来自全国多个地方的“法轮功”练习者有组织地 在中南海周围聚集的严重的政治事件。“这次事件的发生,也说明了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软弱无力到了什么程度!必须坚持用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江泽民《一个新的信号》)

  (五)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1978-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其 中,2002-2007年年均增长10.8%,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首破1000美元,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 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我国出口额超过德国跃居全球首位,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

  (一)意识形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 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划清四个界限: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 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入回答六个为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 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 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 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 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必须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 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3、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青少年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 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 着力点。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 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价值取向

  1、三个有利于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和姓“资”姓“社”的争论,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又是对马克思主义 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贡献。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高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有利 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我们衡量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一切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2、三个代表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 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必须把“三个代表”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3、社会和谐(一个重点、五个着力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 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 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一、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 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制度建设,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 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三、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牢牢把握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四、着力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五、着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 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4、科学发展(四个坚持)

  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握发展规 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 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 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组织心理

  1、党章对党的性质作进一步阐述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将党的性质进一步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与十 二大党章相比,增加了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进一步表述为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 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团结和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 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来自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 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六大提出,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4 年7月9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地开展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 作:1、要继续做好在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2、要把吸收个 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公司制企业个人控股股东和其他类型企业的主要个人出资人(简称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纳入经常性发展党员工 作;3、吸收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主要个人出资人入党。

  4、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两新”组织,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崛起, 使中国经济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保持快速增长,让中国的经济、社会充满活力。非公有制经济生产了大量的产品满足人民需要、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收、吸纳了大 量人员就业。改革开发以后,新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以及群众活动团队等快速发展起来。新社会组织遍布全国城乡,涉及经 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 织,有利于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切实有效地覆盖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强党同这些组织中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十六大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十七大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 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 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制度规范

  1、党的领导制度

  1987年5月,全国整党工作总结会议提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迫切需要根据新的形势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而也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不管党的现象。会议指出:我们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大 政方针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的性质,决定了党的职能和政府的职能必须分开,各司其职。党委的职能,从原则上说就是要集中精力管好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和贯彻;管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管好党的组织干部工作和宣传工作;管好发挥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

  十三大提出,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 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为了适应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必须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 家和社会的领导。十六大提出“两个领导核心”: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党组发 挥领导核心作用,做好干部管理工作。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六个坚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 方针。

  2、党代表大会制度

  十六大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都对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对 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十七大党章增加了“党的 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的规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 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

  3、党内选举制度

  1990年6月,中央发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4年1月,中央发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十 七大提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十七届四中全会提 出,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维护选举结果严肃性。

  4、党委议事和决策制度

  为了健全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十六大对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的规定作了补充和完善,明确提出党委讨论决 定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十六大还提出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十七大提出,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 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5、巡视制度

  十七大党章第13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章关于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 度的规定,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009年7月,中央发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对于完善巡视制度,规范巡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 党的方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6、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行为作风

  1、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条准则

  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根据 当时党的状况,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向全党重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12条准则:1、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2、坚持集 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3、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4、坚持党性,根绝派性;5、要讲真话,言行一致;6、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 见;7、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8、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9、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10、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11、接受党和群众的 监督,不准搞特权;12、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2、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为了使全党同志时刻警惕脱离 群众的危险,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了以下措施:1、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 人民的利益;2、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3、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要在深化政治体 制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4、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 腐败现象;5、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的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党的所有干部 都要接受监督,绝不允许有特殊党员;6、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7、在党内普 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

  3、廉政准则

  为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997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有六方面的规定:1、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2、要严防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活动;3、要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4、要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办事。禁 止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5、对涉及与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事项,应当奉公守法。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 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6、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2010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 洁从政若干准则》,有八个方面的规定:1、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2、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3、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 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4、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5、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6、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 款、铺张浪费;7、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8、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 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 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2001年9 月,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 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 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 的不正之风。

  5、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2007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 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要发 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6、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了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1998年1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施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 定》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法规,对于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要体现党的先进性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 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等主要方 面。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的。

  (二)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自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旗帜,十七大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是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一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 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历史关头,我们党举 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关系13亿人民的幸福安康。

  (三)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 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要以“三部曲”为主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从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高度,设计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十三大正式确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 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 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具体化: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 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

  (五)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题

  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 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 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右的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动乱。“左”的表现主 要是否定改革开放,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甚至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 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