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社会新闻 > 合肥“大建设”让海螺水泥卡住嗓子?无水泥“下锅”在建高架桥被迫“喊停”

合肥“大建设”让海螺水泥卡住嗓子?无水泥“下锅”在建高架桥被迫“喊停”

2010-12-20 13:17:51 编辑:林凡建 来源:市场星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昔日马达轰鸣的机械停了,原本热火朝天的景象也没了,时不时地出现的几个建设工人身影,却也显得有气无力无事可做……如果说这是合肥市“大建设”工地上的场景 ,那么向来以“合肥速度”骄傲的市民绝对不会相信。
合肥“大建设”被“海螺”卡住嗓子!
 水泥涨价供货商开始“耍赖”  高架桥被迫停工只因“太饿”     
 
    无水泥“下锅”在建高架桥被迫“喊停”
 
    昔日马达轰鸣的机械停了,原本热火朝天的景象也没了,时不时地出现的几个建设工人身影,却也显得有气无力无事可做……如果说这是合肥市“大建设”工地上的场景 ,那么向来以“合肥速度”骄傲的市民绝对不会相信。
    然而,很不幸,这的的确确是裕溪路高架桥、南北高架桥甚至轨道交通地铁站一些标段现状的真实写照。为何?“水泥涨价了,供货商海螺水泥不再按照合同提供充足材料”。

 

 

东高架东二环交口施工现场钢筋骨架都已扎好就等水泥\

\

(记者 徐涛 文/图)
怪状,桥体只见支架不“现身”
  
    “这一段高架桥已经搞好了好长时间,可总是见不到浇灌混凝土,而且这一段桥身也好长时间没有‘长’了。是不是停了啊?这不会耽误以后通车吧?”近日,和许多家 住在裕溪路高架桥边的大兴镇市民一样,邱先生也打算在高架桥建好后租门面做点生意 。但是凭借一出门就能看到建设进展的经验,邱先生开始对自己家门口前的一段高架桥施工倍感疑惑。
   “按照合肥市政府要求,想要明年5月1号日期竣工通车的话,按照现在的情况根本 就不容易。”近日以来,记者在合肥市裕溪路高架桥(又称东高架)走访时,却也不时地听到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发出这样的忧虑。
    据了解,自合肥“大建设”以来,任何建设项目的竣工和通车时间,一向是被铁板钉钉,只允许提前决不容忍延期。一旦因此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那么“后果很严 重”,施工单位也将面临高额罚款,还将在今后项目竞标中留下抹不去的污点。
   
急迫,各大工地纷纷闹“饥荒”
 
    带着同样的疑惑,记者昨日特别再次赶往市民反映集中的典型地点——裕溪路高架桥东二环建设现场。远远的,记者看到该段高架桥支架、钢筋模板都已经完成,俨然一 个钢铁桥身模型,似乎随时都在等待着混凝土的浇筑并宣告完成。然而,从记者的观察来看,这一等待早已耗尽了许多耐心。
   “我现场施工人员有百把人,现在几乎没事干。你看那些设备,停了多久我都快不记得了。这都是要付钱的!”指着散放在周边的吊车和挖掘机等机械,一位不愿透露姓 名的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的损失每天得以万元以上计算。
    据这位现场负责人透露,目前仅仅裕溪路高架桥全线至少有十联左右的桥身也是如此。不但工程成本增加,而且也给现场安全带来隐患,特别是在南北高架桥的几座地铁 站现场,几十米深的支架打好了,可没有混凝土浇筑,随时可能发生重大安全隐患。
   “我参加建设工程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劲使不上,太急人了! ”该负责人还特别用“饥荒”来形容两大高架桥施工现状。他表示,古人是“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而自己已是“巧匠难建没有混凝土的高架桥了”。
 
担忧,两高架如期通车“很难”
   
    究竟这是个别现象,还真得如这位施工单位负责人所说?为慎重起见,记者又前往相关建设部门进行求证。“哎,这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混凝土供应跟不上,两大高架 如期竣工通车很难!”一位建设参与人员告诉记者。
    这位人员向记者解释说,从2009年开始,为更好地确保“大建设”工程质量和造价 控制,以及建材来源,类似钢筋、沥青和混凝土都是统一进行招投标采购后,再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给施工单位。一直以来成效都是十分显著。
    据了解,按照合同协定,合肥市裕溪路高架桥、南北高架桥一号线和畅通一环标段所用水泥均由安徽长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供货。但是从今年10月中旬以来,却出现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该厂突然不再足量地供应合肥“大建设”项目了。原本3200吨的日需水泥量被降至只有几百吨至千吨,甚至有些天的供应量还达不到300吨!“简直就是钝刀割肉!”这位人员感慨道。
   
真相,只因涨价便不按量供货?
   
    该建设参与人员还向记者介绍说,本月初国家电力调控基本结束,海螺水泥已经恢复正常生产,但是却以原材料涨价过高、水泥市场价与当初采购中标价相差较大为由,要求提高水泥供应价格。
    “以前价格低于中标价的时候,政府也没有要求对方降价。现在涨价了,对方却不干了!按照合同约定,对方必须足量供应,而且价格是‘锁死’的定价。沥青、钢材等 材料目前同样也涨价了,但是其他供货商却没有因此而要求提高价格。”说到这里,该建设参与人员情绪开始略显激动:“目前正是施工黄金季节,可以上项目却因此处于半停工状态,工期严重滞后,不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更何况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合肥明年的‘大建设’工程计划!”
    就以上问题昨日下午记者与安徽长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销售处一位陈姓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该负责人表示:“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在几番同样的重复后,该负责人又表示,自己再开会,并随即挂断了电话。
 
 
记者手记:民生工程岂能被“绑架”?
 
    要知道,几乎所有合肥市民都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建设”为一项民生工程,最后的受益者是广大市民;而两座高架桥“被迫”局部停工的结果则是延期通车,最后的受害者也是广大市民。
    还要知道,“大建设”工程的资金投入都是国家资金,更是人民群众的纳税钱。安徽长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签定合同的另一方既是合肥建设单位,又是所有的合肥市民。
同时,根据签定的合同来看,海螺水泥的“少供”、“限供”甚至是“捂供”行为将会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但是为何海螺水泥宁愿冒此“风险”呢?在近日的采访过程中,也有业内人士尝试分析了背后的真相:其实这一招并不高明,一般像这种甲供合同的确规定了违约责任。但是,一般违约责任一般是按照某个总量的百分之多少赔偿。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最严重的结局就是海螺水泥被起诉。然而从目前水泥的涨价幅度来看,就算如此,按照约定其赔偿损失也会少于转卖后的收益。所以,这对于海螺水泥而言还是“合算”的。或许,海螺水泥也可能面临因诚信问题而失去合肥市场,但是在其一家独大的现状,却没有更大的供货商能作为“替补”。也就是说合肥“大建设”这个民生工程某种意义上“被绑架了”。
    “绑架”!当听到这个字眼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对企业的一句告诫突然萦绕耳边“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文章来源:《市场星报》记者 徐涛

作者:徐涛
关键词:合肥建设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