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社会新闻 >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访书法家虞孝龙先生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访书法家虞孝龙先生

2010-12-03 13:11:23 作者:余瑞清 罗日丁 来源:维权万里行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这是一位慈祥安宁的长者,这是一位不事张扬的文人,这是一位执着追求艺术境界的寻道人,这是一位甘当绿叶积极提携后辈的导师。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已81岁高龄的书法家虞孝龙先生。

这是一位慈祥安宁的长者,这是一位不事张扬的文人,这是一位执着追求艺术境界的寻道人,这是一位甘当绿叶积极提携后辈的导师。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已81岁高龄的书法家虞孝龙先生。

日前,在虞先生的弟子、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佑荣先生的引见与陪同下,记者有幸拜访了书法家虞孝龙先生,亲身聆听了虞先生对书法与人生的认知,感悟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艺术孜孜追求的境界。

一生挚爱书法艺术

81岁的虞先生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对私塾、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的经历以及人和物都能清晰的记忆。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书法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3年前是无意识的爱好阶段。虞先生的父亲也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并写得一手不错的隶书,这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私塾时的田斗元先生不但字好,还手把手地叫他写字,让他受益非浅。虞先生告诉记者,或许是真的这辈子与书法有缘,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能碰到好的书法方面的老师。14岁时,碰到了爱篆刻且肯教授的曹寿乐同学,出于喜欢,自己跟他学了一年的篆刻,认识了篆书,为今后的篆书功底打下了基础;高中是遇到了板书极好的老师王大安(王大安后去台湾,更名王静芝。他在台湾书法界的知名度跟启功在大陆的知名度相当),自己从王老师的板书中渐渐认识了字的魅力;上大学是更是遇到了书界前辈潘伯鹰与郭绍虞两位老师,见识了大师风范。

虞先生说,给他最大影响的是潘伯鹰教授,但不是在上大学时,而是1963年,虞先生在省委党校轮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旁边的小书摊上看到了老师潘伯鹰的书法论著《中国书法史简论》。自己处于好奇买了回来研究,读完后感到极大的震撼。这一偶遇让自己明白了之前自己只是个书法爱好者,根本还没有进入书法的门槛,这本书让自己对中国书法的演变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时代特性有了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书法意境进入了另一个层次。之后才可以说是自己真正开始书法人生,并有意识地挑选符合自己兴趣的碑帖来学习。虞老师笑着说:“冥冥之中让我见到老师的著作,是命运的安排,爱派我要走书法这条路。”

自从对书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虞先生有意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抓紧时间练习。比如在文革中,天天写大字报,一方面完成了任务,这也是自己练字的好机会。尤其是文革开始,自己团长的权力被移交后,上班没事就用废旧的报纸写字。

时间到了1982年春节,福州市职工书法协会成立,先生也参加了,而且在书展上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篆书作品“奋飞”。之后,虞先生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尤其是在1986年虞先生正式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还参与组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工作。

字越写越老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人生中的虞先生越来越充实,他的书艺也越来越被推崇,但同时也更追求完美。在采访过程中,他拿出他的练习稿和一幅为别人写的字来,当场与他的学生张佑荣先生探讨起来,并对笔画、用墨等逐一讲解。并强调,书法就是要在生活当中不断进行悟,也要不断进行创新完善。“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说:“一切艺术的真正营养都来自艺术以外,你不随时从生活中,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你的艺术只能停留于形式,达不到突破”。从先生整洁干净装得满满的书架中,再看他迅速地从架子上抽出一本字帖的熟练程度,不难体味,先生于书法是多么的热衷。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不断的丰富自己,先生的书艺日渐精进。

虞先生钟情翰墨,锲而不舍。楷学赵孟頫,篆学邓石如,宗法二王,一步一个脚印在书艺上辛勤地耕耘着,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先生的字迹刚劲潇洒、线条酣畅,结体随字赋形、奇崛天成,似释放出“稳如一脉山”的遒劲沉雄,而又涌动着“活似一江水”的流畅灵动,颇受行家青睐。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北京、我国台湾及美国丹佛市等地的书法大展。方家评价“小篆堪称榕城一家”;福建省书协副主席蒋平畴先生认为虞先生的书法世界是“清和快意见真诚”。

追求精神的享受与快乐

先生不但追求书法艺术上的完美,他还追求着营造良好的书法氛围,以期更多的人进入书法行业。所以,他积极参与各类书法组织的建立和建设。"只有形成了大规模的各类书法组织,有了书法爱好者方便参与的组织和地方,才能形成良好宽松的书法环境,福州的书法界才能繁荣,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书法家”。虞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格外的认真。其实,这些朴素的话语也道出了虞先生这辈人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

虞老热心助人、平和坦诚。虞老热心着书法界的各项事物,热心着对年轻人的教导与指点。虞先生自己也认为,助人、让人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而在虞先生的学生看来,虞老不但热心助人,还没有半点架子。书艺虽受追捧,但他并不因此而去求利。很多人转了几个弯来求虞先生的字,只要时间安排得开,先生还是会尽量满足的,不但不收费,还免费提供书纸。对此,虞先生认为,别人来求字是对自己的认可,自己当然高兴,而自己的生活还行,不需要“卖字”为生。这就是书法人生中虞先生的经济观。

跟随虞先生12年的弟子张佑荣告诉记者,先生身上有一股坦荡、随和、率真的人格魅力。他说:“工作余闲,我就往老师家跑,在老师家随意坐坐,或聊聊天,或说说字,涤荡心灵。出门后,一身轻松,再睁眼看去,另外一番景象。我从先生那,汲取的不仅仅是书艺,更多的是感受了先生入世的态度与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这十几年除了写字外,我从先生那得到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虞先生早年与潘主兰前辈多有过往,虞先生对弟子说:“潘主兰先生曾经为我的篆刻展出作品跋文,主要意思就是要练好基本功,同时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现在,我把这句话转送你。”

虞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座右铭是“境由心造,事在人为”。他认为,人穷其一生各种经历,都是客观所选,但又离不开主观因素。成功、失败都是由人而起,人的因素是第一的。这道理不但书法如此,为人处世、学习工作均是如此的。不要过多的计较成败,况且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也不能说成败。因此过程中,心的享受,心的快乐是最重要的,是金钱买不来的。

与先生的对话,涤净了记者心灵的烦恼,寻到了脚踏实地的真实。
 

\
 

虞孝龙简介

虞孝龙, 1929年出生,安徽合肥市人。长期在福建文化部门工作,现离休,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自学篆刻,楷学赵孟頫,篆学邓石如诸家,上溯汉碑和二王,书风潇洒,行笔遒劲,擅长小篆和行草。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和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等多部专集,书法作品入刻河南翰园碑林、安徽淮河碑林、山东华东碑林等各地园林以及全国多处寺院。作品还曾选作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现任福建省老年大学书法学会顾问,福建逸仙艺苑常务理事、书法篆刻委员会名誉会长、福州市海内外书画家联谊会、市政协书画院画师。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市长》杂志、《中国市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