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在线投诉 > 拖欠农民工工资遭起诉 镇领导称“没面子”赖账不还

拖欠农民工工资遭起诉 镇领导称“没面子”赖账不还

2010-11-24 20:03:16 作者:佚名 来源:维权万里行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以及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规定措施,保障农民工权益。近日,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包工头刘希据向本报反映,塔山镇人民政府拖欠他60多万元工程款长达5年,多次讨要无果。后经人民法院判决,但塔山镇政府却耍赖皮。法院遭遇执行尴尬、刘希据负债累累,陷入困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以及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规定措施,保障农民工权益。近日,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包工头刘希据向本报反映,塔山镇人民政府拖欠他60多万元工程款长达5年,多次讨要无果。后经人民法院判决,但塔山镇政府却耍赖皮。法院遭遇执行尴尬、刘希据负债累累,陷入困境。
 
    镇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遭起诉
 
刘希据,早年带领农民工远赴东北大庆市从事建筑行业。2000年回乡,刘希据开始投身家乡建设。2003年~2005年,刘希据带领他的农民工兄弟,承建了塔山镇政府投资开发的两栋厂房、办公楼及水泥路等,塔山镇政府筑巢迎风,用于招商引资。按照合同相关约定,刘希据四处筹借资金垫资施工,塔山镇政府应当按照施工进度,向施工方刘希据按期支付工程款。然而,直至工程完工,塔山镇政府仍然拖欠刘希据大部分工程款70余万元。
 
刘希据告诉记者,为尽快给农民工发放工资,自从工程完工,他就不断向镇政府催讨工程款,但是镇政府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到后来,就变成了拒之不理。
 
2008年9月,无奈之下的刘希据向赣榆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祈望能够通过法律手段促使早日得到应得的农民工资。2009年3月6日,赣榆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塔山镇人民政府应给付原告刘希据工程款576497.65元,并支付55200元的滞纳金,同时被告承担案件受理费11350元、评估费11259元。
 
 
\
 
 
赣榆县人民法院判决书
 
刘希据本以为拿到判决书,就能拿到工程款。一年多下来,塔山镇政府除了在法院强制执行下支付刘希据10万元工程款,就再无下文。这10万元执行款远远不能让刘希据走出困境。赣榆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本案时,显得苍白无力,无非又是一个“权大于法”的现实版。
 
    维权人士助讨工程款,领导称“政府没钱”
 
经人介绍,刘希据找到当地的维权人士朱孔剑,请求朱孔剑帮助讨回工程款。朱孔剑为此找到塔山镇党委领导,镇党委许书记承认镇政府拖欠刘希据工程款一事,但许书记表示自己2009年8月调任塔山,刘希据工程款为前任遗留问题,而且正是自己调任塔山后,才付给刘希据10万元执行款。而之所以没能足额支付刘希据工程款,塔山镇多位领导称“政府没钱”。
 
 
 
\
 
 
耗资数千万的塔山镇豪华办公大楼,政府岂能称“没钱还农民工工资”?
 
对此,维权人士朱孔剑认为,“政府没钱”一说非常可笑。朱孔剑介绍,塔山镇党委政府大楼的豪华程度在全县来说,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许书记调任塔山后,又在政府大楼前方两侧分别建造派出所、计生办等豪华办公大楼,并且重新修建政府大楼周边附属设施,知情人透露耗资数千万元财政支出。刘希据更是认为,塔山镇政府明显是赖账,作为政府更不应该拖欠农民工工资,特别是通过法院判决后,政府还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刘希据说,他所承建的工程完工后,政府很快招来投资,厂房、办公楼以及土地转让投资商,塔山镇政府获利数百万,怎么会没钱支付工程款?
 
    网上发帖催讨农民工工资,镇领导称将分期还款
 
维权人士朱孔剑先后在当地论坛发帖,并向赣榆县委书记反映塔山镇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事。后塔山镇政府领导表示将在一年内分期还清拖欠刘希据的工程款。2010年11月17日,朱孔剑和刘希据在塔山镇政府与塔山镇党委副书记顾光明等人,就还款一事进行协商,赣榆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谢法官等也到场。朱孔剑说,当天并未达成协议,谈判过程中,刘希据与顾光明还发生争吵。法官见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借故先行离开。
 
刘希据感慨:“现在欠钱的都成大爷儿了!”顾书记表示,2010年底付款30%,2011年6月1日前付款剩余的50%,2011年底前全部还清。刘希据表示不能接受。
 
朱孔剑称,塔山镇政府并无还款诚意,一个字还是“拖”。塔山镇党委书记许长忠在给朱孔剑的一条短信里称“将尽最大努力还款……”,然而朱孔剑说,他并未看到塔山镇为偿还农民工工资所谓的“努力”。
 
截至发稿时,塔山镇政府尚未与刘希据达成还款协议。本报将跟踪报道。
 
《维权万里行》特约记者 郭子健(博客每周报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市长》杂志、《中国市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