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城市公益 > 真情无限,爱心无疆

真情无限,爱心无疆

2010-10-27 21:48:27 作者:mayorma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真情无限,爱心无疆,这就是我身边的好人邹德盛(网名秋盛)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人生的画卷上描上的最精彩一笔。

真情无限,爱心无疆,这就是我身边的好人邹德盛(网名秋盛)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人生的画卷上描上的最精彩一笔。

在邹德盛8岁那年,父亲就撇下年轻的母亲和年幼的三姐弟撒手人寰,年幼的邹德盛从小就品尝到一个家只有母亲支撑的苦味。他挨过饿,知道缺盐少米的的困苦;他受过冻,知道缺衣少鞋的寒冷。那个时候,幸好有政府体察到邹德盛一家的难处,每个月补助了一定数量的生活费,一直到邹德盛长大成人。在此期间,也有一些亲戚相邻,你一把青菜我一袋红薯的帮助,才让邹德盛茁壮成长。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邹德盛小小的年纪就会做饭劈柴、扫地洗衣,做母亲的小帮手。童年的苦难,让邹德盛得到人生一笔最好的财富: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勤奋学习,长大后又努力工作;他还懂得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并用感恩的心回报母亲,回报社会,回报需要帮助的人们。

网络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它会让人畅游其中而又能收获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邹德盛就是通过网络,结识了一群有爱心的网友。2005年12月17日,邹德盛第一次参与了爱心公益活动,他和几个广西红豆社区钦州论坛的网友一起,给钦州市钦北区大垌小学马皇分校的贫困生送冬衣。触景生情,看到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孩子,邹德盛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从钦州回来后,邹德盛就有了要组建一个团队帮助周边贫困学生的强烈愿望。邹德盛想做就做,他在2006年1月1日在广西红豆社区钦州论坛贴出了一篇爱心的倡议书,得到了一个叫烟雨的网友的热烈回应,两个人分头行动,又找来了热心网友红静、冰雪和木豆几个人。其实,这个社会不缺乏爱心,缺乏的是一个倡导者,正如螃蟹无毒,却没人敢吃一样。邹德盛算得上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了,他这一吃却吃出了一片亮丽的风景。邹德盛、烟雨、红静、冰雪和木豆五个人,很快组建了灵山爱心社,由邹德盛担任爱心社社长。

滴滴水珠汇成海,众人拾薪火焰高。在邹德盛强烈的爱心驱使下,于2006年1月8日,邹德盛带着新结识的烟雨、红静、冰雪和木豆几个网友,冒着刺骨的寒风,坐上摇摇欲坠的小木船,渡过碧波荡漾的灵东湖,到灵山县佛子镇的桨加村调查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随后又辗转到丰塘镇上岭村调查另一个贫困学生。邹德盛每到一户人家,他都很亲切地跟家长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来源情况。看到这些贫苦人家的生活那么困难,邹德盛在临走时,总要留下一百或两百的钱给这些人家买油买盐。那一次,邹德盛带着几个人,饥肠辘辘地整整走了大半天,才得到了两个贫困学生的真实资料,也是从那一天起,邹德盛正式踏上了爱心之旅的征途。

在邹德盛等众多网友的努力下,灵山爱心社这个民间团体在2006年3月,终于有了第一个资助的贫困生,她是灵山县实验中学初一级的学生李永春,之后又资助了同一所学校也是初一级的学生黄素华,资助的金额是每个月每个学生100元生活费。这100块钱,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只能够买三五包烟,但在这些贫困的学生眼里,却是救命的稻草,就因为有了爱心社资助的100元钱,这两个学生才得以完成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灵山中学,成为学子中的佼佼者。

在邹德盛的爱心影响下,加入到这个团体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很快发展到有100个成员之多。眼看着灵山爱心社不断壮大,初踏上爱心之旅的邹德盛在探索的同时,又考虑到灵山爱心社合法存在的问题,唯有注册,才能成为合法的团体,只有这样,灵山爱心社才能在遵纪守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邹德盛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当初创建灵山爱心社的几个人认为,既然是民间团体,如果注册了,难免会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大家的初衷只想默默无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没有名利之想。这个时候,有人打了退堂鼓。有入必有出,有出必有入,就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久合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一样,灵山爱心社的成员出的出入的入,人心涣散。邹德盛始终坚守着爱心这片净土,他不气馁不退缩,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反复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并晓之用理动之用情地把道理说透。大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后,一致同意邹德盛的提议。2007年,邹德盛到民政部门注册,灵山爱心社更名为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邹德盛成了协会的副会长,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很快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有些单位和企业也开始赞助资金,一同参与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

几年时间,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能发展到250多名志愿者,这与邹德盛的大力宣传分不开的。邹德盛建立了个人爱心网站,把志愿者奉献爱心的点点滴滴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让更动的人加入到这个团体。之后,这个网站也有所创收,邹德盛就把所得资金,全部投放到资助贫困学生上。2007年5月,为了帮助钦州一个叫小挥的小女孩治疗烧坏的食管,邹德盛自掏腰包购回很多日用商品,带领灵山爱心社的成员到广场搞义卖活动,义卖所得的款项全部捐献给小辉。就这样,经过了邹德盛的不懈努力,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长期资助贫困学生13名。汶川大地震后,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协助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在人民广场举办了大型义演赈灾活动,全体爱心志愿者在邹德盛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参与其中,为灾区同胞募捐到爱心款达11多万元。

邹德盛在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里处处以身作则,一心为爱心事业做着无私的奉献,已经成为众多志愿者的楷模。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每年都要搞几次献爱心活动,而每一次活动都要捐出一定的爱心款,每一个成员都会在每一次活动时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邹德盛也不例外,他每次捐献的都要比别人快、比别人多。在这些捐献的活动中,邹德盛明里暗里捐献的爱心款已无法计算。除此之外,邹德盛还个人长期资助了8名失学儿童。

网络是联系爱心的平台,也是获取贫困生信息的纽带。邹德盛就是利用网络,加入了全国很多知名的爱心Q群,从这些群体里,得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的资料。众所周知,一些掉到井里的人,只须别人伸出一根木棒,井里的人就能获得新生。于是,2006年8月,邹德盛的第一根“木棒”伸给了广西隆林县蛇场乡高山麦冲屯的苗族男孩杨志林,这个男孩子才有机会走进学堂。之后,广西隆林就有4个孩子先后得到邹德盛的资助,他们分别是程芳、龙建合、董宇苗;另外,广西田林县平板村的冯小刚和本土灵山县的钟秋莲、农雪珍这几个孩子也有幸得到了他长期的资助。几年时间,邹德盛的“木棒”不仅仅伸给了广西的孩子,就连远在贵州遵义汇川区团泽镇高台村红光组的汉族孩子齐鸿宇,他也要拉一把。2007年初,邹德盛工作的设计室接不到什么活,他也面临着生活窘迫的困境。邹德盛不得不远离家乡到贵州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和几个受助孩子的开销。邹德盛虽说背井离乡成为打工一族,但他还是那样热心帮助别人,所以,远在贵州的齐鸿宇又成了他的资助对象之一,在做着这些爱心工作的同时,邹德盛还帮助了一个残疾青年走出困境,让这个残疾青年能够勇敢地直面人生。可以说,邹德盛走到那里,那里就留下他的爱心足迹。

今年“五一”期间,邹德盛放弃假期的休息,只身一人远赴隆林县看望他所资助、所牵挂的孩子,他每去看望一个孩子,都要带上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然后和蔼地询问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邹德盛每到一处,都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当地爱心人士的热情款待。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正如邹德盛所说: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还赢得了尊重,创造了和谐,我是双赢的。是啊,正因为邹德盛的博爱胸怀,他留下的点点滴滴的爱心足迹,感动了社会,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2009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他被灵山县团委授予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光荣称号。邹德盛成了时代的楷模,大家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真情无限爱心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