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与法制》促进会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社会新闻 > 公权不能成为华科校长阻隔言论的理由

公权不能成为华科校长阻隔言论的理由

2010-10-08 09:47:42 编辑:mayorma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华中科技大学一学生在学校内打开水时,因卡上的钱被多扣了约0.15元,便觉得实际收费与后勤部门之前宣称的不符,心中感到不快。当日,他在论坛上反映这一遭遇时,爆了粗口,骂了学校相关部门。看到该学生的帖子后,被称作“根叔”的该校校长李培根回帖:论坛给大家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却不能给任何人骂人或侮辱人的权利。任何一个同学有批评学校及其领导的自由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一学生在学校内打开水时,因卡上的钱被多扣了约0.15元,便觉得实际收费与后勤部门之前宣称的不符,心中感到不快。当日,他在论坛上反映这一遭遇时,爆了粗口,骂了学校相关部门。看到该学生的帖子后,被称作“根叔”的该校校长李培根回帖:论坛给大家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却不能给任何人骂人或侮辱人的权利。任何一个同学有批评学校及其领导的自由,却不应该有谩骂的自由,并敦促该同学公开道歉。

看到这则新闻后,我不禁想起毛泽东曾经也挨骂的故事: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召开边区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时。突然大风暴雨,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附近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猝不及防,不幸触电身亡。同一天,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 噩耗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这位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 保卫部门闻讯,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逮捕这个“竟敢如此咒骂毛主席”的农民,并要公开处理,以一儆百。

虽然这两件事看上去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一个是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另一个是大学的校长,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背景也不相同,相同的只是他们都挨骂了,都挨别人爆粗口和谩骂。

粗口和谩骂是一个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表达不满而采取的一种宣泄方式。鲁迅先生是以骂出名的,谩骂是他杂文最突出的特点。梁实秋也曾经说鲁迅先生是经常谩骂腐败,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如此看来,鲁迅的谩骂也是一种武器,可以伸张正义。

姑且不论这挨骂的事情,我们先看挨骂后两个人的反应: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他被挨骂以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他说:“群众发牢骚谩骂,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根叔”挨骂后不去考虑该学生骂他的原因,不去敦促学校相关部门是否出现毛病,却先拿学生开刀敦促其公开道歉。毛泽东和“根叔”,相对于谩骂他们的农民和学生,都是公权的拥有者和被服从者,他们采取的处理方式却是迥异,前者是从施政角度去考虑,看看自己在存在的毛病去解决问题,后者则是从被施政者的角度去解决,结果不言而喻。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这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表达意愿、参加社会活动和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但是在现实权利的系统下,作为个体的个人是不敢公开向权力中心叫板,更不敢当面谩骂。人民想表达对某些权力中心的不满,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网络上,把对某个人、某权力机关的不满在网络上尽情发泄。现在“根叔”式的公权代表,要求同学公开道歉,虽然同学有不同意见,粗口和谩骂确实不对,这一点是要道歉,但是以“根叔”为代表的学校所有公共机构以及所有领导却推卸责任,不虚心接受所有学子的评判和质疑,这无疑是利用手中的公权对学生的言论进行压制,照此下去,以后还有谁敢在华科大网上发表言论,言论自由何时才能够真正实现?

作者:朱宇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主管

中国城市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

大众新讯社承办

 

协作单位:《廉政与法制》促进会、《中国政府管理》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中国管理通讯》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部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