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市长》杂志,愿与各界社会人士竭诚合作,挖掘社会热点,向领导反映事件真实性,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素材。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首页 > 管理通讯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关键是要有"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关键是要有"中国气派"

2010-09-22 16:55:43 作者:mayorma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9月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共同思想基础与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

编者按:

9月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共同思想基础与共有精神 家园”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著名专家学者黄枬森、陈先达、石仲泉等出席论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傅华在论坛上致辞。论坛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史秋秋主持。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从文化 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一核心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认为,从文化 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傅 华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团 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当前,巩固这个共同思想基础,就是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两个重大课题,是有机统一的。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共有精神 家园,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发 展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把握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内在价值和发展规律,解决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和变 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地实现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共同奋斗 的思想基础,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与中华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华文化积淀 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例如,“和而不同”蕴含着兼容并存、相反相成、多样统一的哲学理念,不仅为中华民族各文化的融合、共处奠定基础,而且也必然 成为世界文化多样共存的深刻理由。“仁者爱人”以血缘关系、家庭伦理为基础而又推己及彼、博爱兼济,不仅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目,而且为全球认同 的构建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情感哲学和道德理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不仅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说 “中国话”,而且要善于以中华文化为背景、支撑和条件,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必将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执政党文化和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党通过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的塑造和传播,使自己的执政理念成为全党和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如果这一基础能够形成传统并得以传 承,那么,它便自然地成为民族文化的崭新内涵。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革命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国民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从 这个意义上讲,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共同精神家园。

总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重大的实践课题。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 黄枬森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 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只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第一是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 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的建立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也不是几个人在几年、几十年之 内能够基本实现的,但这种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将与对现实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建设实践互相推动,大大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正确的态 度应该是继承与批判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反对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完全恢复传统文化及其社会地位的复古主义。这种态度是符合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精神的,也是多数人所认可的。但在实际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加以解决。对传统文化的继 承与批判也有一个孰轻孰重的问题。在我看来,革命时期,批判会是重点,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但一般而言,继承无疑是重点,因为传统文化毕竟是现代文化的源 头、基础、母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中国文化,是一种文化,不是两种文化。

第三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 问题。在我看来,对于所有的外国文化,我们都应该抱着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首先,力求了解它,更加深入地认识它,而不应先入为主地歧视和排斥它,只有在此基 础上,我们才能对它进行客观的分析而有正确的取舍。这整个过程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辨同异,分优劣,定取舍,致交融。

既要反对文化虚无,也要防止文化复古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先达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应该 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推翻旧制度和改造旧文化的革命,因而在对待传统文 化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态度很容易犯否定传统的错误。这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极力夸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传统文化不可两存,只能一方吃掉一方。“文革”中所谓破“四旧”,既伤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又极大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威信,这是一个永远不应忘记的教 训。但我们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特别是在倡导民族文化复兴,批判和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后,又容易走向另一面。因为民族文化复兴与文化复古,龙鱼 相混,不容易厘清,因而复古主义思潮可能沉渣泛起,这更值得注意。

重视传统文化不能与无条件地推行尊孔读经等 同。我们应该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变为独尊儒术,以为儒学经典中句句是真理,是永远不变的天道、常道,落入“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理论陷阱。传统文化终究是古代文化,我们立足于当代,以当代人的观点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和进行现代性转化,它表达的是现代 人的眼光和观点,而不能把当代人的理解全部挂在古人名下,甚至为明显的错误观点辩解,极力拔高和加以粉饰。这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如果在传 统文化中一切都至矣,尽矣,不可复加矣,真理尽在其中,那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就会变为一句无的放矢的空话。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即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不能等同。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中国文化。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它与中国传统文 化具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关系的性质;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它就是中国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在当代,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 统文化结合的根本目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而不是走当代某些新儒家所提倡的复兴儒学,以尊孔读经取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 文化保守主义道路。不管某些论者如何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儒家学说自身依然充满活力,通过“返本开新”就能自我更新,历史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如果就儒解 儒,根本排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那还是历史注经道路的当代翻版。在儒家原有的理论的解释框架内止步不前,脱离当代世界、脱离当代中国,那只能 是返本,不可能真正开新。我们重视儒家学说,因为它是文化遗产,其中包含许多宝贵思想财富。但当代中国不可能重新恢复儒家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建立与 发展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西方优秀文化为营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正确走向。

一定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央党校教授 许全兴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优良传统,也有糟 粕、不良传统,而事实上精华与糟粕、优良传统与不良传统往往交错在一起,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提倡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美德,永远需要继承和发扬。但另一方面,它又有忽视、以至抹杀了个人利益、个性自由的明显缺陷。中国古代以德治国,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但又包含明显的片 面性,轻视物质利益,以人治代替法治。中国传统优良道德要继承和弘扬,但它毕竟是农业社会、专制制度下的道德,而非现代社会的道德,因而不可盲目全盘肯 定。中国没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基础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铁犁的翻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对封建旧文化中消极因素将是一个 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不能低估。专制主义、家长制、一言堂、官贵民贱、官本位、等级制、无个性自由、崇古尊圣、注经解经、因循守旧等等封建的坏传 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在国学热、尊孔热的今天,在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珍贵遗产的时候,我们应有一个冷静的清醒的头 脑,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崇古尊圣习惯势力的复起。在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时,一定要十分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前人不仅没有为我们准备好搞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而且也没有为我们准备好必要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只有封建专制的传统,而无民主 自由的传统。这是当代中国国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像中国这样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吸取“资本主 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是同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根本相对立的,又是在借鉴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 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面向世界,大胆吸取世界文明成果,在中国化的同时做到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化关键是要有“中国气派”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化。民 族的历史和民族的现状、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内容是很难割裂的,不认真地研究民族的现实斗争内容,也很难创造一种善于融入和普及马克思主义道理的民族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需要研究这两个方面,更需要将这两个方面结合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强调研究中国的现实斗争内容,还强调学习和研究 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而且使毛泽东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这个民族形式不是“克隆”传统文化,而是通过批判地继承而 获得。

“我们学习马列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 为它有什么神秘,好像道士们到茅山学了法就可以降妖捉怪一般。”“直到现在,似乎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列主义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只要得了它,就可以毫不费 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稚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还应该作启蒙运动。那些将马列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毛泽东选 集》,1948年东北书店版,第935、947页。)这些生动的比喻,将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情况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这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

市场经济要有心灵憩息的家园

国防大学教育长、教授 夏兴有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状况怎么样呢?他们 在追求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加重视追求丰富而又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呢?这是我们在讨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生产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但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最高原则是利益最大化,文化则以 真、善、美为最高价值和原则;市场经济活动关心的是个人的、团体的、局部的、世俗的利益,文化则从其终极意义上把人类基本生存状态作为自身的最高关注对象 并建构人类的基本价值;市场的规则、制度、法律设施只是最低限度地保证每个人面对市场所划定的空间界限及道路规则不犯规、不逾矩,而文化则要给社会中的每 个人提供心灵停泊的家园、确立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如何实现文化最高价值取向与市场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平衡,是一个健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当代西 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指出,物质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享受物质财富的数量并不与人的幸福完全成正比,在占有和消费财富方面,“更多并不 意味着更好”,相反,人们应将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转向社会关系和闲暇方面。这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改善精神生活来实现。

判断文化优劣的标准要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教授 郝立新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及其建设,都包含着现代 元素和传统元素。在现实中,如果不顾及到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在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和殊异性,那么,在文化选择上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或偏差。例如, 忽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二者之间的殊异性,特别是忽略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制度性基础和不同的时代内容,夸大传统文化的社会适用性,试图用传统文化来 取代包括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儒学或其他传统思想文化来作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的根基。又例如,夸大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或断裂,完全拒斥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恒久、普遍价值的因素视而不见,使得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的构建失去历史的延续性 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是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 的。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容易给人们的认识带来困难,甚至会导致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会影响人们对文化建构的理解和实践。现代性与传统 性在时空上的先后往往给人以错觉,仿佛现代文化代表着先进,传统文化则代表着落后。其实不然。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的社会内涵和价值 取向。不能断言凡是传统的都是好的或者都是坏的;同样,也不能断言凡是现代的都是好的或者都是坏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死文化。现代文化并非都是先进文化。 判断一种文化的优劣必须依据它的社会内涵和社会功能。我们大体可以通过一定社会制度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来从总体上评价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如封建文化、殖民 地文化),但这并不能代替对特定文化的具体分析。因为这些文化的具体因素中还存在着一些积极和消极并存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某个阶段。有一种理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这是不全面的。传统文化是一个 历史范畴,它是相对于当下现实的文化而言的。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除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新中 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这些时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筑今天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继承与超越、连续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和认真处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真正做到弘扬优秀传统,吸纳现代文明,彰显时代精神,从而进一步筑牢我们的思想基础,培育我们的精神家园。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主管

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主办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