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疯狂购 世界杯疯狂购 世界杯疯狂购
首页 > 管理通讯 >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2010-08-09 22:27:58 作者:刘秀清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要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什么地方以及新农村有那些变化。

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新在什么地方又有那些变化呢?

首先,新农村“新”在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而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此,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  

其次, 新农村还“新”在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要求,也可以说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再次,新农村是“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新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因此,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突出五个重点:

二、以加大投入为保障,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正常开展。

近年来,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心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可否认,经济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也随之暴露。部分基层领导只顾搞经济建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舍不得投入,造成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落后,教育设备陈旧,思想政治工作陷入窘境。因此,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是要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资金纳入县、乡的财政支出计划,并要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增长,使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制订详细的资金帮扶计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要利用政策开辟县、乡、村三级筹资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选准载体,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筹措资金,动员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调动群众投身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群众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三是要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培训基地。要把教育阵地、文化阵地、科技阵地等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建设摆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建设步伐,搞好规范管理,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促利用,以利用促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作用,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三、以政工教育为重点,致力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它的着眼点是农民,只有把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去,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工干部要深入基层,感受群众疾苦,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愿望,把群众的思想情绪作为思想工作的第一信号,扎实有效地开展政工教育。通过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从而有效地引导群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教育中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民的素质教育,用科学的发展观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的头脑,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在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习惯,营造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农民洗脚上田,学技术,闯市场,加快致富发展。二是要克服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把政工教育寓于服务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和个人的利益得失,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是要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工作是具体的、动态的,遇到问题和矛盾,要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和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对症下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问题和矛盾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四、以创新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过去,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并逐步形成了体系,成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针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热在县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的实际状况,今后的各种创建活动必须更加贴近农民思想和生活实际,着眼于创新,在内容上更丰富,形式上更灵活,操作上更简便,更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最大限度的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第一,要贴近群众,用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从群众关心的文化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入手,把群众的注意力、兴奋点自觉主动转移到“以思想政治工作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轨道上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要选好载体,常抓不懈。搞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适合本地的载体形式,并在确定载体之后,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决避免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第三,要采取激励性创建措施。这是搞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最直观、最现实的手段是培育农民身边的典型,让农民直观地认识和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正气与邪气、光荣与耻辱,达到潜移默化、触及心灵的教育效果。

五、以健全机制为手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有一套科学、规范、创新的机制来保证。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机制,将指标层层分解、量化,把任务落实到村、部门和每个干部,严格岗位责任制、强化动态管理。要建立健全“一把手”责任制。各级的党组织都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层层建立思想政治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机制,采取社会民意测验、代表人士评议等方法,对工作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化虚为实;建立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反馈制度,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思想动态和人们的心理活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那些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务实发展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那些带领群众致富谋发展的模范典型,要从经济上、政治上给予重奖,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

思想政治工作要卓有成效,必须有—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队伍。要采取切实措施,调整结构,选拔人才,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把那些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有专业知识、作风正派的同志,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和生产一线的先进分子选拔到政工干部队伍中来。要加强思想工作队伍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好理论、政策、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能胜任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风建设,切实改变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德高为范,身正为师”,塑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形象。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思想政治工作者,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担负起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

    安徽财经大学成教学院 :刘秀清副教授13655523967
E-mail:[email protected]   邮编:233041

更多

图片新闻

市长杂志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相关法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主管

中国管理通讯内参部主办

 

市长杂志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市长杂志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市长杂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支持单位:北京爱码科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4145号